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90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0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基于CMOS APS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参数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瑛  邢飞  尤政 《宇航学报》2004,25(6):663-668
基于CMOS APS图象传感器的星敏感器是适应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一代姿态敏感器。确定光斑形状和大小、光学系统有效通光孔径、视场和焦距等参数是进行星敏感器光学设计的前提。本文基于选定的CMOS APS图象传感器分别对这些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光斑形状和大小的依据是,减小由于探测器像元对光斑能量分布的采样导致点扩散函数变形,从而引起的利用亚像元技术求星像中心的计算误差。光学系统的有效通光孔径与星敏感器所能探测到的极限星等有关,通过从目标辐射特性直到探测器响应的能量计算可以确定孔径的大小。确定视场和焦距首先要满足星敏感器实现全天自主星图识别所需的导航星捕获概率,其次要考虑与之相关的误差。  相似文献   
62.
航天器的自主导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总结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史,在此基础上分折了目前几种候选的自主导航系统,对比了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然后介绍了自主导航技术及系统组成规律。着重介绍了载人飞船自主导航系统的组成,自主导航的算法。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飞船自主导航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本文分析了航天飞机上升与轨道过渡飞行阶段的制导-导航控制装置及其分系统,并介绍了冗余系统数据选取办法。描述了四框架惯性平台框架配置与运载火箭姿态角的关系、工具误差模型与其修正方框图。最后,介绍了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以多用途载人飞船为背景,研究再入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的任务、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一些数字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5.
张志  袁建平 《宇航学报》1996,17(3):68-72
由于GPS系统的特点以及低轨道空间的特殊应用环境,使得GPS在空间上的应用存在着与地面应用所不同的特点,本文着重分析这些空间特点对GPS定位实现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对空间用户而言,GPS卫星对用户的覆盖有着不同于地面的特点,但可以看出,对900公里高度以下的低轨用户,GPS卫星对用户的覆盖不会比地面更差。同时,电离层延迟误差影响大大降低,对流层延迟误差可以不予考虑。GPS系统本身已对相对论效应的长期项影响作了校正,但对空间用户必须重新考虑。由于空间用户运动的规律性,及我们可能对诸如信号的Doppler频移,多路径干扰等成份作较为准确的估计并加以补偿,从而可能获得高于地面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6.
GPS 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卫星信号接收时刻GPS时的计算方法,然后在Gauss-Newton法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完整的GPS迭代定位算法。最后讨论只有三颗可见卫星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7.
戴屹梅  张和生  方柯 《宇航学报》2019,40(3):286-294
为准确判断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轴承在试验台上试验时发生故障的部位,同时避免通过轴承特征频率诊断轴承故障的方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利用时幅曲线的相位信息,提出一种新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振源坐标定位法,即通过四个已知坐标的振动传感器测得同一振动波的时幅曲线相位差判定振源位置。将试验台上轴承和四个振动信号传感器安放在坐标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时幅曲线拐点分析法准确捕获振动信号到达四个传感器的时刻,再利用这四个时刻和已知坐标计算出振源位置坐标,最后根据振源位置坐标判断其是否为轴承故障及具体故障部位。通过仿真计算证明该方法理论上可行。  相似文献   
68.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SMC) is a featured service of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After its successful deployment in 2003, Regional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RSMC) service has been continuously serving China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especially in life safety scenarios. In this paper,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Global Short Message Communication (GSMC) syste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medium earth orbit (MEO) constellation and the crosslinks of the global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BDS-3). Three subtypes of GSMC service, i.e. positioning report, emergency search and rescue (SAR) and regular SMC ar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integration of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BDS-3, which supports future wide applications of GSMC.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GSMC system is analyzed by numerical calculations. As BDS-3 was officially announced completion on July 31, 2020, GSMC has been providing initial service. First test results of the in orbit GSMC payloads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o verify the designed capabilities. Preliminary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requirements of 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GMDSS) can also be fulfilled.  相似文献   
69.
马广富  龚有敏  郭延宁  高新洲 《航空学报》2020,41(7):23651-023651
随着火星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探测任务的不断推进,载人火星探测在未来将会成为火星探测的重要手段。首先,回顾了无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部分无人火星探测器进入、下降与着陆(EDL)过程的参数。然后,结合无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再入过程,梳理了载人火星探测的特点及需求,系统地总结了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载人火星探测研究进展以及技术储备。接着,归纳了载人火星探测的体系构成、集结方式和主要的技术挑战。最后,概括了载人火星EDL过程面临的难题,重点阐述了EDL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0.
The GeV observations by Fermi-LAT give us the opportunity to characterize the high-energy emission (100 MeV–300 GeV) variability properties of the BL Lac object S5 0716+714. In this study, we performed flux 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more than 3 year long (August 2008 to April 2012) Fermi-LAT data of the sourc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ource exhibits two different modes of flux variability with characteristic timescales of ∼75 and ∼140 days, respectively. We also notice that the flux vari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weak spectral hardening. The GeV spectrum of the source shows a clear deviation from a simple power law, and is better explained by a broken power law. Similar to other bright Fermi blazars, the break energy does not vary with the source flux during the different activity states. We discuss several possible scenarios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spectral brea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