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736篇
航天技术   185篇
综合类   83篇
航天   4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961.
对深海载人平台舵翼结构疲劳可靠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舵翼结构的主要疲劳载荷和结构热点,提出了舵翼结构疲劳可靠性定量指标。以升降舵结构为例,建立了舵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给出模型中各参数的建议取值,并进行疲劳可靠性系数与疲劳寿命计算,计算表明:深海载人平台升降舵结构疲劳破坏几乎全部由水面砰击载荷导致,且采用 1.5倍强度安全系数进行设计不能满足长期服役的疲劳可靠性要求。最后,研究给出满足疲劳可靠性要求的安全系数与寿命的关系曲线,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62.
为了有效提高四轴陀螺稳定平台伺服系统全姿态控制精度,针对变结构分区控制过程中台体大角度晃动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四轴陀螺稳定平台控制回路分区离散变结构控制策略。在分析四轴平台框架系统运动学方程的基础上,给出了随动式分区离散变结构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执行机构与被控角速度之间的相关程度,对随动式分区离散变结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为了进一步减小变换区域时的切换扰动,在随动式分区离散变结构控制基础上提出一种稳定式分区离散变结构控制方法,对变结构区域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有效避免了运动状态在不同区域之间切换造成的台体晃动。仿真结果表明,随动式分区离散变结构控制策略优化前后相比,X 方向台体晃动角速度减小63.5%,Y 方向台体晃动角速度减小84.5%;稳定式分区离散变结构控制策略优化前后相比,X 方向台体晃动角速度减小29.0%,Y 方向台体晃动角速度减小57.3%,有效减小了平台台体在变结构控制切换过程中的晃动,提高了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63.
概述了国外小型卫星的发展及其公用平台模块化设计的效能,重点介绍了英国、美国海军和空军研制的小型卫星公用平台模块化设计情况,对我国研制的小型卫星公用平台应走通用化、系列化、组合(模块)化的设计路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64.
欺骗式干扰是针对SAR的重要干扰方式,但为了达到有效的干扰,需要对雷达信号的中心频率、到达角、脉内调制参数等信息有进行准确及时的估计.结合宽带数字一体化接收机的硬件处理平台,提出了基于宽带数字化接收的SAR欺骗式干扰系统的设计方案.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SAR的主要参数(如工作频率和调频斜率)达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65.
王卿  张天孝  王佳民 《宇航学报》2007,28(2):350-353,363
应用动态测振实验和分析方法,针对某型号平台系统在生产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动、静态测试参数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平台结构系统进行振动测试实验,找出了平台结构系统的动态谐振点,结合平台回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提出了简单有效的控制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66.
磁悬浮控制的主动式隔振平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磁悬浮隔振是一种新型的电磁力控制主动式隔振技术,在介绍磁悬浮隔振平台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分析了磁悬浮隔振的机理和特性,推导了其动态模型,论述了磁悬浮隔振控制策略,进行了隔振效果的计算机仿真,并以一个磁悬浮隔振试验装置为对象,进行了试验和测试。  相似文献   
967.
并联六自由度仿真平台完全可达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佳  王宣银  李强  吴乐彬 《宇航学报》2007,28(2):389-393
研究并联六自由度仿真平台完全可达空间。分析了动平台位姿改变时各液压缸位移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完全可达空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运动特征的完全可达空间快速搜索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搜索范围限制在可达空间外轮廓附近,并利用极角为零处液压缸位移变化特征快速找到外轮廓的搜索起点,大大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搜索效率,可快速得到动平台运动极限位置的包络面。以实验室平台为实例,利用该算法绘制出并联六自由度平台的完全可达空间图形。最后,仿真分析了平台完全可达空间与其结构参数间的关系,为平台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8.
卫星移动通信具有机动性强、覆盖范围大、可靠性好、传输效率高等特点,是保障作战行动的有效通信方式。自英阿马岛战争后,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和系统广泛应用于“精选力量”、“持久自由”、“伊拉克自由”等历次军事行动中,其应用环境遍及山地、沙漠、盆地、丛林、城市等各种恶劣和复杂的作战地区,应用范围贯穿于战役、战术等各种规模的作战之中,应用对象包括多种作战平台、师旅团营甚至单兵等各级作战单位和单元。在作战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卫星移动通信技术与军事需求紧密联系、不断完善,成为确保战场指挥控制、通信互联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69.
无人机机载天线单轴稳定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机载垂直极化天线电轴受飞机姿态影响的问题 ,介绍一种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方法。文中讨论其机械结构设计原理、选择伺服机构电机时的力矩计算方法、控制电路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70.
世界各国反卫星策略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太空优势地位的显著提高.太空已成为未来战争中各国竞争的焦点。同时。随着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推行的太空武器化和军事化的发展.空间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以卫星为主体的各种空间力量由于具有观察点高,范围大。速度快,不受国界、地理甚至时间和气象条件限制.能实时地进行监测和侦察等特点.成为现代战争和未来信息战中获取战场信皂,实施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作战支援的主要手段和实施战略攻击的主要平台。因此.以卫星为主体的空间平台建立已成为新一轮军事竞争的焦点.同时来自卫星的监测和侦察也成为威胁各国战略安全的重要因素。面对卫星作为空间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