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163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黄显林  葛东明 《宇航学报》2010,31(7):1789-1797
针对一个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研究了其鲁棒变增益控制问题。为处理对建模误  相似文献   
192.
首先建立了高超声速导弹再入段弹道模型,并将攻角作为控制变量。在满足过载及动压约束条件下,利用惩罚函数将其转化为无约束的弹道优化问题,并采用双切点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文中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优化攻角,另一种是给定攻角变化规律为二次曲线,优化二次多项式系数。算例表明,两种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优化结果,即满足约束条件下得到终端最大速度。但在合理性以及实现性方面,第二种方法优于第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3.
惠俊鹏  杨超  杨勇 《宇航学报》2010,31(12):2644-2650
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会严重影响飞行器结构的颤振特性,本文开展了采用分布式压电驱动器的热颤振主动抑制方法研究。以某飞行器小展弦比翼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常温和热载荷边界条件下的结构振动和颤振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频域非定常气动力进行有理函数拟合,建立包含压电驱动器的翼面耦合结构系统状态空间形式的运动方程;对典型热载荷边界条件下的被控对象设计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分别设计出LQG及PID控制器;对比分析了系统开、闭环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主动控制律的实施,达到了热颤振主动抑制的目的,验证了这种颤振主动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4.
根据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姿态动力学方程,给出一个可面向姿态角速度镇定的非线性设计模型.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鲁棒动态逆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角速度的渐近镇定中.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动态逆控制方案,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可保证飞行器姿态角速度得到快速镇定,并且具备针对模型不确定和结构干扰力矩的强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95.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甄子洋  朱平  江驹  陶钢 《宇航学报》2018,39(4):355-367
综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数学建模与自适应控制技术。在概述典型数学模型基础上,着重概述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浸入-不变集非线性自适应控制、自适应动态面反步控制、自适应滑模控制、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和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等多种自适应控制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的应用与研究。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容错控制技术现状,自适应控制在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测试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总结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当前研制项目和技术现状,重点展望了若干种鲁棒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技术。与已有综述相区别,重点概述自适应控制在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稳定、切换、协调等关键控制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6.
进入火星大气的高温真实气体效应与气动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火星和地球大气分子热力学和化学行为的差异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研究探测器进入过程高超声速流动的分子振动激发、离解反应及热力学和化学非平衡等真实气体效应,获得不同气体模型条件下的高超声速气动加热规律,探究引起地火差异的根本原因。分析认为,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的稀薄气体效应明显;激波层内发生CO 2气体为主的大规模离解,在极高温环境下O 2和CO也将离解;沿进入轨道的高超声速流动基本处于化学非平衡但热力学平衡状态;激波层内能量储存和分配模式因分子振动激发和化学反应而改变,分子振动激发会增强气动加热量,但均介于化学反应模型的完全非催化和完全催化壁结果之间;相同来流条件下CO 2介质高超声速气动加热强于空气介质,但真实的火星进入热载荷因大气稀薄而弱于地球再入环境。相关研究为我国未来火星探测器热防护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7.
球头双锥再入体表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流动特征分析了球头双锥再入体的表面脉动压力环境特性,并根据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流动情况下球头双锥的表面压力分布给出一套预测球头双锥再入体表面脉动压力分布的工程估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预测的均方根脉动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8.
介绍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的结构要素,指出各要素的性能和研究方法,以及该发动机目前研究的概况与成果。探讨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9.
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压缩通道/隔离段曲面构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压缩通道及隔离段设计,提出了进气道下壁弧形曲面构型方案。在一系列不同收缩比、不同波系配置的平面构型进气道基础上,通过基于N-S方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半径的弧形过渡曲面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弧形曲面过渡可以削弱平面构型方案对气流不必要的膨胀,减小隔离段进口处上侧壁面高压,改善隔离段进口气流均匀性。新构型有助于降低起动马赫数,且弧形过渡半径越大,收缩比越大,降低的程度越明显;还可以大大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无须最后一道内压激波打在下壁面肩点上即可获得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re conducted on an axisymmetric hypersonic inle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rips on oscillatory flows. The model exit is throttled with a fixed block to generate oscillatory flows at a freestream Mach number of 6 in a conventional wind tunnel and a shock tunnel. Schlieren imaging and pressure measurements are adopted to record unsteady flow features.Results indicate that trips with a 1 mm thickness prominently suppress external separations, shorten oscillatory cycles, and modify pressure magnitudes. Trips can reduce the upstream movement ranges of separated shocks from nose regions to locations axially 142 mm downstream. The oscillatory cycles are shortened from 3.75 ms to 3.25 ms and from 4 ms to 3.13 ms in two facilities.Tripped cases generally exhibit higher pressure magnitudes than those of untripped cases, of which the increment is up to 21 times the freestream static pressure for the farthest downstream transducer in the shock tunnel. The effects of trips are related to the streamwise vortexes in wake flows, in which interactions between external separations modify the separated flow patterns and enhance the sustainment of the forebody boundary layers to backpressure. Flow processes causing increments of oscillatory frequencies and pressure magnitudes are analyzed, while the flow mechanisms dominating the processes still need to be clarifi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