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73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准确预测主动引射自由射流试验过程的舱压动态变化规律,对用于固体冲压发动机试验的自由射流试验系统的关键气动过程建模和仿真分析.建立了试验系统和固体冲压发动机试验件的数学模型与仿真流程图,对比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差异,分析了在不同工作时段的冲压发动机对舱压变化的影响,对模拟马赫数和高度均变化的变工况虚拟试验仿真,获得...  相似文献   
92.
热压压力对B/Al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表面覆有B4C涂层的硼纤维,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连续硼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预制片,结合真空热压扩散焊制备了纤维均匀分布的B/Al复合材料。探讨在接近铝基体熔点温度的条件下热压压力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B/Al界面结合的影响,分析了B/Al界面结合状态与断口形貌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热压压力对制备的B/Al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分数、B纤维与Al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和拉伸强度有显著的影响;纤维表面的B4c涂层有效地防止了B纤维与Al基体间的界面反应,在温度6500C、压力10MPa的条件下,制备的纤维体积分数为42%的B/Al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968MPa,达到了纤维理想强度的77%。  相似文献   
93.
超声速低反力度吸附式压气机变工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非设计点的气动性能,以某3级高负荷低反力度吸附式压气机首级超声速级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变转速、变抽吸量以及近失速点首级超声速级参数以及内部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变转速条件下,基于低反力度设计概念研制的吸附式压气机所采用的抽吸方案仍能适应设计要求;减少抽吸量,在降低本级气动性能的同时,增加了其与下一级流动匹配的难度;通过在端壁抽吸槽道前段添加附加抽吸槽道/孔可进一步拓宽吸附式压气机的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94.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存在的钛火风险,研究了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对该型发动机高压压气机1~3级工作环与整流器内表面喷涂阻燃涂层的方法,以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
基于热模拟机GLEEBLE1500,以AZ31为研究对象进行热压缩实验,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金相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分析热压缩前后的微观组织。同时分析了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材料的力学行为,其行为属于典型的动态再结晶型。当热压缩温度为350℃和400℃时,材料强度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且加工硬化也增大。当应变速率为0.01和0.1/s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应力逐渐降低。在不同温度下,应变速率为0.01/s时的应力比应变速率为0.1/s时的应力要低。  相似文献   
96.
针对现有钛合金铆钉热铆存在的镦头成型不足、镦头表面灼伤、钉头现灰黄色氧化层等问题,分析得出其主要原因是铆接加热时间未精确控制和铆接过程带电,提出了一种钛合金铆钉热铆系统优化方法,基于PLC实现加热时间参数化控制和铆接自动断电功能,通过铆钉加热试验获得多组铆钉温度和对应加热时间数据,采用牛顿插值法得到铆钉加热至目标温度时所需加热时间,形成一套针对不同长度和直径铆钉的热铆工艺参数,最后通过热铆试验确定钛合金铆钉热铆一次合格率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97.
针对钛合金钣金件冷加工成形精度低、热成形机成形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脉冲电流辅助热压成形工艺。以TC1钛合金U型件为对象,研究了脉冲电流辅助热压成形工艺对钛合金钣金件的缺陷、尺寸精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加热可提高成形效率,当脉冲电流密度为9.2A/mm^2,合模速度为15mm/s时,补偿了成形过程的热量损失,使钛合金钣金件保持在良好的成形温度区间,增加其成形极限,得到零件表面质量良好、无裂纹。在成形过程中,随着成形压力、保压时间、模具预热温度的升高,零件的尺寸精度逐渐提高,当成形压力10t、保压时间10s、模具不预热时,零件的尺寸精度即可达到±0.2mm。脉冲电流辅助热压成形后零件的晶粒尺寸比热成形机成形的细小,且力学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温包型温度传感器在航空发动机和飞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对温包型温度传感器的充填工质进行了分析。根据工质的热力学特性及传感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将温包分为气态、液态、蒸汽态3种类型,阐述了不同类别工质的物理特性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汇集了常见工质的主要特性参数,归纳了根据传感器用途选择工质的原则。结果表明:气态工质的计算符合范德华方程;液态工质则按照体积膨胀计算;蒸汽态工质可按照项-谭方程进行设计计算。根据以上方法设计的不同温包已在多种发动机和飞机附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9.
针对一种带放气槽的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混压式超音速进气道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不断减小,流量系数却先增加,在设计点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当攻角变化时,两侧进气道变化各异,在小攻角α≤60时,随着攻角的增加,迎背风两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有所下降,但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于迎风侧进气道,在流量系数方面,背风侧进气道先增加后减小,而迎风侧进气道一直保持缓慢下降,但两侧总的流量保持变化不大,在大攻角(α=60-90)状态下,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均下降剧烈,而迎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但流量系数却有所上升;同时,通过与不带放气槽进气道的速度特性以及反压特性对比发现,放气槽的存在不但增加了进气道的稳定工作范围,而且对进气道在高马赫数下性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本文为倒置"X"型进气道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轴流压气机叶尖片削全工况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ROTOR3转子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叶尖压力面片削深度(沿叶片切向)及高度(沿叶片展高方向)进行参数化研究.计算得到60%,80%,90%及100%设计转速工况下的全工况特性曲线,并对100%设计转速工况作了详细的内部流场分析.包括原型在内10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0~50%片削深度和82%~100%展高内片削使ROTOR3转子堵塞流量、总压比、绝热效率略有提高,失速裕度略有下降,但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