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5篇
航空   355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B/Al复合材料的制造、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B/Al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 ,具体介绍了几种制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 ,包括热压扩散法、熔体浸渗法等。从工艺的角度分析了复合工艺参数———温度、时间、压力和环境对B/Al复合材料及对B纤维的影响。对B/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在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也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分析认为国内采用热压扩散法制备的B/Al复合材料性能稳定 ,其管材、型材已达到了应用阶段 ,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中应用此类复合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2.
高性能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等静压预合金粉工艺对Ti-6Al-4V钛合金粉末冶金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就原料粉状态对粉末钛合金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近净形成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合金粉工艺制备的Ti-6Al-4V粉末钛合金材料性能良好,且可实现近净形成型;这说明预合金粉工艺在制备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部件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3.
高温合金与钛合金的激光快速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Rene95高温合金及TC4钛合金的激光快速成形工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和Rene95高温合金相比,激光快速成形TC4钛合金的工艺条件较为苛刻,表现在粉末粒度范围狭窄,要求更高的激光功率密度,成形过程中熔覆组织易于被保护气氛中的O,N,H等杂质元素污染.但是,另一方面,工艺参数选择适当时TC4钛合金在成形过程中不易开裂,因而大尺寸、复杂形状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形较易实现.  相似文献   
434.
韩志仁  陶华  朱莉 《航空学报》2005,26(1):125-128
针对钣金成形工艺设计中的毛坯展开问题,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在冻结温度时力学特性和金属的相似性及其形状记忆特性,提出了一种确定钣金成形件毛坯形状的新方法——物理逆向法。给出了此方法的理论依据,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此方法对于复杂的拉深成形件和复杂的覆盖件的进一步研究更有实际意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35.
采用激光焊接/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LBW/SPF/DB)组合工艺制作Ti6A14V钛合金夹层结构试验件,分析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前后激光焊接区域及母材显微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塑性变形过程中,β晶粒取向逐渐向拉伸方向转变,内部细小的片层状组织能使焊缝强硬度降低、塑性增加,从而能够承受拉伸过程中的弯曲、拉伸应力的联合作...  相似文献   
436.
复合工作液提高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极间放电特性的角度,分析了目前阻碍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WEDM-HS)工艺指标提高的原因.指出WEDM-HS在使用含油比例较少的复合工作液作工作介质后,会因为极间冷却状态的改善而获得切割工艺指标的大幅度提高,一次稳定切割的效率已经超过200 mm2/min.  相似文献   
437.
论述了渐进成形在雷达天线制造中的应用,包括支撑模型的制造、成形定位、以及天线的成形过程.研究表明,在正成形过程中成形工具与支撑模型之间的间隙和成形中的二次定位是影响成形质量的重要因素.关于成形质量控制问题存在两方面:(1)成形工具与支撑模型之间的间隙控制必须严格遵循零件厚度分布的余弦规律;(2)准确的二次定位.  相似文献   
438.
改进了商用有限元软件MARC的默认加载算法,超塑成形过程中改进的加载算法控制零件上应变速率最高的20个单元的平均值。对复杂形状的TC4盒形件超塑性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获得了优化的压力p-时间t加载曲线和超塑成形零件的壁厚分布。根据加载曲线,进行了超塑成形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且优化的加载曲线改善了成形零件的壁厚均匀性。  相似文献   
439.
以蔗糖为碳的前驱体、TiFe粉为原料制备Fe-Ti-C系反应热喷涂复合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沉积TiC/Fe金属陶瓷涂层,利用"淬熄试验"研究涂层组织形成机理.采用XRD和SEM分析喷涂粉末、涂层以及淬熄粒子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每个复合粉末团粒构成独立的反应单元,在喷涂飞行过程中首先出现Ti-Fe液相,然后整个团粒发生球化;熔化的团粒内部生成大量细小TiC颗粒,表层有少量TiC聚集,与基板碰撞后形成复合强化片层与TiC聚集片层交替叠加的涂层结构;随飞行距离增大,团粒外部TiC聚集层增厚,内部TiC颗粒减少,碰撞扁平化程度降低;最终涂层由TiC和Fe两相组成,大量亚微米级TiC颗粒呈内晶型均匀分布于Fe基体中.  相似文献   
440.
蠕变时效成形技术是为实现大型整体壁板构件高性能与精确成形协同制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钣金成形方法.分析了大型整体壁板构件的特点和蠕变时效成形技术的原理,从蠕变时效材料本构建模、模具型面回弹补偿和模具设计3个关键方面重点阐述了蠕变时效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且从材料本构向构件本构发展、蠕变成形向塑变与蠕变复合成形发展和简单热力能场向多级复合能场时效成形发展3个研究热点阐述了该技术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