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4篇
  免费   891篇
  国内免费   583篇
航空   3015篇
航天技术   534篇
综合类   285篇
航天   66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研究了铝锂二元和五元合金的内耗。采用倒扭摆法,测定了不同热处理和时效状态的铝锂合金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内耗和剪切模量。测量频率为0.3~5.0Hz。观测到了铝锂二元和五元合金中各自不同的内耗峰(即晶界内耗峰,Ke Peak)。实验表明,与纯铝和传统的铝合金相比,铝锂合金葛峰的峰高值比较低,并且对应葛峰的温度较低。根据晶界粘滞性滑动模型,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归因于溶质原子Li及其沉淀相δ′(Al_3Li)和δ(AlLi)对晶界滑动的阻尼。本文对铝锂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TEM观察。  相似文献   
992.
电沉积烧结薄膜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沉积烧结方法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形成铬、钇氧化物薄膜,通过研究比较不同沉积条件试样氧化层的高温氧化行为,发现1Cr18Ni9Ti表面经铬、钇氧化物改性后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93.
微流星及空间碎片的高速撞击威胁着长寿命,大尺寸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导致其严重的损伤和灾难性的失效,为精确估计微流星及空间碎片主速撞击防护屏产生的碎片对舱壁的损伤,必须确定碎片云速度特性。文章在冲量和能量守恒的基础上,建立了碎片速度性分析模型,研究了碎片云的速度特性,得到了碎片云材料传播及碎片云喷射角随弹丸撞击速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4.
高温气流换热通道中,沿气流方向插入辐射板,可利用板的热辐射增强换热。本文利用辐射与对流联合作用的非耦合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在最高气温为900℃的高温风洞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文中对入口温度、风速及板数等因素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锥形腔高能量激光能量计后向散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量激光能量的准确计量对于相关研究至关重要。量热法是测量高能量激光能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涉及到的入射激光在能量计吸收腔内的后向散射总能量,是一个关键参量,它的准确测定与计量,将大大提高高能量激光能量计量的准确性。依据能量计内表面与入射激光相互作用的光学定律,详细推导了锥形吸收腔内入射激光光束能量的分布函数,并结合复化辛普森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和讨论了吸收腔结构一定时,环形和矩形两种不同光斑形状的高能量激光在锥形能量计吸收腔开口处的后向散射光功率密度分布和后向散射总功率以及它们对能量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大功率无线电波对高电离层的加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电子的连续性方程,在偶极扩散的假设下,建立了地面入射的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高电离层的理论模型.作为应用,对以上方程组数值求解,计算了高电离层(150-400km)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一定参数的发射机,一定的吸收模型,电离层电子温度和密度均有明显的变化.我们发现,应用本文选取的加热参数,在电波反射点附近,电子温度有10%-25%的增加,电子密度有1%-2%左右的减少.电子温度达到稳态的时间要快于电子密度达到稳态的时间.最后,用本文的结果解释了电离层加热实验中的一些观测现象。  相似文献   
997.
从原理和结构上分析测试传声器在高声压级下的非线性特性,着重介绍以高压谐振耦合腔为核心的高声压级校准装置的原理、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分析,并给出一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8.
涡轮前温度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控制参数之一,在保持发动机推力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涡轮前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涡轮前温度最优控制是降低涡轮前温度的有效技术途径.本文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的在线优化问题,并根据该优化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NGA)与非线性规划(NLPQL)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999.
文章利用1989-2004年间"Los Alamos"7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数据对不同磁暴条件下处于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等离子体片区域的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和热电子(0.03~45 keV)温度随地方时的分布及随磁暴发生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对磁层顶电流修正后的Dst指数(Dst*)将磁暴分成弱磁暴、强磁暴以及超大磁暴.在随地方时的分布上,弱磁暴时卫星最可能在午夜后侧负向强充电(>800 V);随着磁暴强度的增加,在超大磁暴情况下该区域会沿东西方向扩展到夜晚21时到凌晨4时的区域.在随磁暴发生时间的分布上,弱磁暴下卫星表面充电到高负电位主要发生在Dst*最低点前3 h和后2 h的时刻,强磁暴下主要发生在Dst*最低点时刻,而超大磁暴下主要发生在恢复相,持续时间达十几个小时.表面电位的分布规律和热电子温度的分布规律表现一致:卫星表面负电位超过100 V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电子温度大于2 keV的区域,而表面负电位最可能超过800 V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电子温度大于2.5 keV的区域.通过统计分析看出,对于那些极可能发生高负电位充电(>8 kV)情况下的卫星表面电位分布与磁暴的强弱并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发现在弱磁暴情况下明显集中在正午前侧区域.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铝合金蒙皮表面涂层修复对基材局部现场氧化处理的需求,研究了膏状氧化材料的调制方法,并探讨了氧化膏在2024-T3铝合金表面的成膜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体视显微镜、点滴、电化学、接触角测试以及拉伸剪切实验考察了氧化膜的形貌和组成、耐蚀性能及粘接性能。实验表明,室温下铝合金表面经氧化膏处理后可快速生成氧化膜,膜层具有一定的微观孔洞结构,主要包含Al、F、Cr、O等元素;膜层耐蚀性与阿洛丁氧化液处理效果相近,与未氧化试样相比腐蚀电压由-0.898 V升至-0.880 V,腐蚀电流密度由2.582×10~(-5)A/cm~2降至3.334×10~(-7)A/cm~2,阻抗值由1.556×10~3Ω/cm~2增至1.347×10~5Ω/cm~2;表面自由能和粘附功分别由32.7 m J/cm~2和36.3 m J提高到55.7 m J/cm~2和109.7 m J,拉伸剪切强度由11.7 MPa提升为15.0 MPa,结果表明氧化膜的形貌和组成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界面结合力并改善基材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