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航空   688篇
航天技术   139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1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严重气动热集中、累积和时变问题,从气动热耗散、输运和转换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被动热耗散材料、结构和主动热耗散技术,基于高导热材料、热管和工质对流的热输运技术,以及再生转换和热电转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应用案例,提出了上述技术在面临高超声速气动热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耗散、输运和转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2.
探月工程三期研制的月球取样返回器与轨道器间采用导向装配方式,装配后存在一定预应力,同时在轨两器分离时受空间环境作用而出现热变形,引起的分离阻力会对两器的正常分离产生影响。文章对返回器与轨道器的分离阻力进行分析和测量,并开展相关地面分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轨环境引起的分离阻力约为366 N,地面装配应力引起的分离阻力约为160 N,两器分离速度约为0.24 m/s。研究结果可为轨返两器的分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刘景源 《宇航学报》2018,39(8):935-942
应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将对流传热的场协同原理从不可压缩流动推广至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动中。结果表明,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层流与湍流的热流密度取决于流动的当地单位体积的动量与单位质量总焓梯度的协同。用当地单位体积的动量与单位质量总焓梯度的协同研究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动的壁面传热问题,对层流流动下的对流传热,不但计及了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的密度变化对热流密度的影响,而且包括了静焓梯度、压力梯度、边界层内的分子黏性剪切效应对热流密度的作用;对湍流问题,除了上述层流流动各项对热流密度的影响外,还计及了雷诺剪切应力对热流密度的作用。考虑到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静焓的定义,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层流及湍流的场协同同时计及所有组分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及电子能等梯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4.
采用表面打磨,80℃、接触压固化的方法,利用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预固化补片对边缘裂纹的铝合金厚板进行双面胶接修补,测试修补前后的静态和疲劳性能,并结合高低温老化和常温油浸试验考核其耐煤油性。结果表明:修补后平均破坏载荷由94.313 kN增加到143.593 kN,提高了52.25%;疲劳寿命由2 019次循环增加到34 698次循环,提高了16.19倍;临界裂纹长度由13.5 mm增加为27.5 mm;裂纹扩展速率由2.72 mm/1 000循环降低为0.59 mm/1 000循环。在300次循环高低温油浸及180 d的常温油浸试验条件下,燃油对试验件疲劳性能无影响,同时修补试验件对煤油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5.
电磁兼容实验室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安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地设计和安装接地装置对无线电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电磁屏蔽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影响接地线电阻和流散电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结合电磁兼容实验室的特殊要求接地线、接地体选取的方案以及通过土壤改良来降低土壤电阻率的具体措施,并简要阐述了接地装置安装施工的过程及接地电阻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6.
辐射换热对平板气膜冷却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友宏  任浩亮 《推进技术》2017,38(3):588-596
为了分析辐射换热对平板气膜冷却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不考虑辐射换热(耦合计算)与考虑辐射换热两种条件下的平板隔热屏进行了三维流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并与绝热壁(不考虑隔热屏固壁导热)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辐射换热采用离散坐标法。得到了3种不同主/次流总温比(Rt)条件下气膜冷却效果、流场、单位面积冷流体热负荷以及流量系数的对比结果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膜冷却效果沿流向逐渐降低,且随总温比的增加而降低;在展向上气膜冷却效果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规律,最大与最小相对值在绝热壁条件下达到最大,为94.5%,辐射换热次之,为13.5%,不考虑辐射换热时最小,为9.8%。与不考虑辐射换热结果相比,辐射换热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在流动方向逐渐变大,气膜孔附近展向温度梯度增大,冷流体热负荷增加了92.8%,二者计算的流量系数相差不大,为1.1%,与绝热壁计算结果相比,流量系数减小了13.1%。随着总温比增加流量系数减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大,为1.1%。  相似文献   
167.
为实现高温条件下发动机内部部件的温度测试,研制了1种耐温1500℃的高温包覆热电偶。通过对其进行结构设计、材料选取、包覆工艺的研究,确定了1500℃高温包覆热电偶的材料及制作方法。通过耐高温试验、绝缘电阻试验、相容性试验及检定校准与验证,证明了1500℃高温包覆热电偶的发动机测温工程实用性。将包覆热电偶使用温度提高到1500℃,可以部分代替铠装热电偶,解决发动机内部一些高温部件和复杂结构细径铠装热电偶无法测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8.
介绍了参加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开展的高阻1 MΩ;10 MΩ实验间比对的方法,对一种用参考电压测量高阻的方法进行了描述,解决了其中的技术问题,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测量1MΩ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10-6,测量10 MΩ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5.10-6,APLAC公布的比对中期报告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9.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data for an integral trailing edge cavity test section that simulates a novel turbine blade's internal cooling passage with bleed holes. Local heat transfer is measured on both the suction and pressure sides by a transient liquid crystal technique, while pressures at six positions are recorded by pressure calibrators. Moreover, flow characteristic and its effect on heat transfer are analyzed for conditions with or without bleed flow.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s with bleed flow, local heat transfer on the pressure side exceeds that on the suction side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nnels. In the cases without bleed flow, in the first and third channels, local heat transfer on the suction side weakens whilst i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on the pressure side. For the second channel, non-bleed condition leads to a more balanced heat transfer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hannel. Besides, after the bleed holes are blocked, heat transfer in the first bend region on the suction side declines sharply, while the opposite phenomenon occurs for the second bend region on the pressure side. In both bleed and non-bleed cases, the total pressure of six measurement positions decreases continuously along the channel at the same Reynolds number and it promotes for higher Reynolds number. Among all the measurement points, under the same flow rate condition, the highest speed occurs at Position 5, which also shows the maximum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tal and static pressures. When the bleed holes are blocked, the total pressure at each measurement position appears to increase.  相似文献   
170.
舱内航天服散热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常压下航天员穿着舱内航天服时的散热性能,6名健康男性青年按二次复合设计分组共进行24人次试验,经分析计算了获得了服装各散热途径的散热率随通风气源参数及人体活动水平变化的数学模型。对影响服装散热性能的因素及服装散热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