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47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Various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accuracy of troposphere zenith wet delays (ZWDs) determined from GPS. Most of these studies use dual-frequency GPS data of large-scale networks with long baselines to determine the absolute ZWDs. For small-scale networks the estimability of the absolute ZWDs deteriorates due to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lutions of the ZWDs and satellite-specific parameters as satellite clocks. However, as relative ZWDs (rZWDs) can always be estimated, irrespective of the size of the network, it is of interest to understand how the large-scale network rZWD-performance of dual-frequency GPS using an ionosphere-float model compares to the small-scale network rZWD-performance of single-frequency GPS using an ionosphere-weighted model. In this contribution such an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undifferenced and uncombined network parametrization modelling. In this context we demonstrate the ionosphere weighted constraints, which allow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ZWDs independent from signals on the second frequency.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both simulated and real data, it is found that under quiet ionosphere conditions, the accuracy of the single-frequency determined rZWDs in the ionosphere-weighted network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large-scale dual-frequency network without ionospheric constraints. Making use of the real data from two baselines of 15?day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nces of the rZWDs applying the two strategies are within 1?cm in over 90% and 95% of the time for ambiguity-float and -fixed cas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2.
分离模块航天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模块航天器产生的背景及概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介绍了包括F6系统、天基群组系统、SkyLAN(空间局域网)等在内的几种主要分离模块航天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分离模块航天器在同轨多模块系统设计、功能系统设计、信息交互技术、队形保持重组及功能适变技术、无线信息传输技术、分布式天线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难点,最后讨论了分离模块航天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3.
GNSS接收机矢量跟踪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NSS接收机信号跟踪的实质是对卫星信号的扩频码延迟和载波频率偏移进行连续估计的过程。从信号跟踪的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矢量跟踪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研究历程,分析了算法中系统建模、模型参数确定和滤波器设计等关键环节,总结比较了算法的最新衍变形式,包括极大似然估计矢量跟踪环和联合矢量位置跟踪环的模型、特点和优势,通过仿真验证了矢量跟踪相比标量跟踪具有失锁重捕快、跟踪误差小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最后总结了矢量跟踪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4.
王青  王昭磊  董朝阳 《宇航学报》2014,35(8):916-923
考虑同时存在未知时延及随机丢包的飞行器网络环境,研究了飞行器网络控制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问题。将未知时延及随机丢包的影响转变为未知扰动输入,建立飞行器网络控制系统的统一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残差对故障的灵敏性和对未知扰动的鲁棒性,利用模型参考的思想,将故障检测问题分解为最优残差模型设计及鲁棒跟踪问题两部分,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给出最优残差模型的求解条件,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式给出鲁棒跟踪问题的存在条件,数值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抑制时延及丢包的影响,并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出更小故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5.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是高精度时间频率远程比对的基本手段,其时间比对A类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1ns,B类标准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校准。本文简述了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的基本理论,着重说明各种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系统校准方法和硬件实现,对各种校准技术进行评述和比较,总结并展望了校准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6.
宇航用译码器在满足其基本译码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在复杂电气环境使用中,译码器要保证其开关时间参数传输延迟时间及输出转换时间满足使用要求。在复杂电气环境条件下即不同负载以及不同输入电压情况下,对器件各输出引脚的开关时间参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被测试器件传输延迟时间最大值为2.1214μs,输出高低电平转换时间最大值分别为1.6769μs与8.1214μs,被验证器件的开关时间特性参数随输入电压的增加而减小,随负载电容的变大而延长。该开关时间特性的研究为产品设计在复杂电气环境条件下对器件的使用,提供有效的趋势判断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7.
介绍用相位计测量群时延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分析和实验,给出了两种便于操作的测量方法,特别是利用第二种方法的测试技巧,把对时延的测量转换为对频率的测量,提高了测量准确度,使测量过程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88.
针对航天发射中实时和延时数据结果多元现象,提出基于双路时标检择算法的实时与延时数据结果弥补拼合方法,解决遥测参数实时、延时数据结果唯一性问题。经多次应用的结果表明,与传统优选数据段替换法相比,方法无需人工干预,执行效率较高,达到了利用延时数据提升实时数据质量的设计目的,满足数据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89.
受低纬度区域低空空气高湿度影响,民用客机对适航条款FAR/CCAR25.831(g)的符合性验证非常困难。以FAA的MSHWG报告为指导,通过验证座舱温、湿度限制等效安全规则间接验证某型民用客机对适航条款FAR/CCAR25.831(g)的符合性,即采用热分析方法计算民用客机通风系统失效时座舱内部乘员人体核心温度的变化,并将其与MSHWG报告规定的人体核心温度标准值对比,说明某型民用客机对适航条款FAR/CCAR25.831(g)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90.
利用信道模拟系统进行卫星导航系统仿真试验过程中,环境模拟通道的零值漂移会造成无法消除的系统误差,因此需要在仿真运行的过程中对通道零值进行在线标校.基于直接序列扩频体制时延标校接收机的传统零值标校方法,无法解决在线标校时通道零值与设定空间仿真传输时延耦合及多址干扰问题.根据环境模拟通道的空间仿真传输时延变化机理,提出了分离通道零值与设定空间仿真传输时延的方法,并对自校信号测量时的多址干扰强度及抑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经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所提出的在线零值标校方法精度可达亚纳秒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