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8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航空   454篇
航天技术   1014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138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卫星在轨失效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故障影响的设备、范围、时间特性等方面,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卫星272次典型在轨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发生故障的设备和发生故障的时间等都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对这些故障特性的深入研究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故障防护措施,以降低卫星故障的发生率,并有助于在故障发生后采取及时正确的措施以避免灾难性后果。基于上述研究,文章给出了卫星设计过程中有效规避故障的一些建议,以提高卫星的在轨存活率。  相似文献   
32.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是我国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6日,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成功发射以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卫星在轨测试、运行管理、减灾应用、用户服务与宣传推广等工作。目前,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一年来,在成功应对国内数十场新发灾害监测与评估,积极开展国内应用服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国际服务模式,拓展为国外救灾工作提供灾害监测产品服务,并先后成功应对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加拿大火灾、中缅边境火灾、海地特大地震等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工作,在国际上获得好评,展示了我国空间技术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良好应用,树立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技术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33.
基于天文和陆标观测的月球卫星自主导航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宁晓琳  马辛 《宇航学报》2010,31(7):1737-1747
随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为弥补地面测控的局限性,月球卫星的自主导航技术已成为  相似文献   
34.
一种基于历史遥测数据的在轨卫星故障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在轨卫星遥测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类,研究了数种主流的数据预测理论并分析了其适应性,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遥测数据的在轨卫星故障预警系统构架,并定义了其中各模块的功能以及接口关系,给出了实际应用的效果。这个系统对及早发现故障、维持在轨卫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5.
基于大气阻力实时辨识的Drag-free卫星最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大气阻力实时辨识的Drag-free卫星最优控制。将Drag-free卫星和其内部的验证质量等效为两颗内、外编队卫星并建立动力学方程,推导了基于卫星和验证质量的相对运动状态观测值反演大气阻力的算法。建立了状态最优调节器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求解经典的二次型最优控制。对低轨圆轨道Drag-free卫星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方法的求解精度较高,计算消耗较小。  相似文献   
36.
微小卫星高精度三轴稳定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型号微小卫星的有效载荷为三线阵CCD相机 ,因此对于姿态控制系统有相当高的要求 :对地定向三轴稳定指向精度优于 0 .3°,稳定度优于 0 .0 0 1(°) /s。针对该要求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 ,并在单轴气浮转台的基础上 ,根据国内现有硬件情况进行了半物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控制器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满足总体提出的设计要求。同时证明 ,国内现有的光纤陀螺和反作用飞轮等硬件的性能指标均可满足某型号微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Anselmo  L.  Pardini  C. 《Space Debris》2000,2(2):67-82
The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spacecraft explosions, as a function of the end-of-life re-orbit altitude above the geostationary orbit (GEO),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ir additional contribution to the debris flux in the GEO ring. The simulated debris clouds were propagated for 72yrs,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 relevant orbital perturbations.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6–7 additional explosions in GEO would be sufficient, in the long term, to double the current collision risk with sizable objects in GEO. Unfortunately, even if spacecraft were to re-orbit between 300 and 500km above GEO, this woul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ituation. In fact, an altitude increase of at least 2000km would have to be adopted to reduce by one order of magnitude the long-term risk of collision among 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and explosion fragments. The optimal debris mitigation strategy should be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reli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pacecraft end-of-life passivation, the re-orbit altitude and the acceptable debris background in the GEO ring. However, for as long as the re-orbit altitudes currently used are less than 500km above GEO, new spacecraft explosions must be avoided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geostationary environment over the long term.  相似文献   
38.
刘军  韩潮 《航天控制》2008,26(2):86-91
红外成像敏感器代表了新一代敏感器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红外成像敏感器光学系统工作原理,对红外成像敏感器光学系统进行简化,利用小孔模型完成了对敏感器光学系统的建模,分别在地球球形模型和旋转椭球模型下进行了地心矢量推导和计算,获得了焦平面内地平圆盘的相关参数的具体表达式,用牛顿迭代法对地心距进行数值计算,比较分析了球形模型与椭球模型在求解地心距精度上的差别,分析了敏感器测量误差对地心矢量精度的影响,以及焦平面内地平圆盘各参数分别对地心距计算精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编队飞行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高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队飞行InSAR卫星系统顶层任务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流程,分解出了测高误差分配、基线设计与测量、轨道构型设计、星间同步等关键技术,对各关键技术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解决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比较了不同InSAR载荷工作模式的性能及其与卫星系统的相互约束关系,可以为型号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航天器的数字化总装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章总结了航天器数字化总装设计的基本思路、方法和经验,阐明了数字化总装设计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