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航空   521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2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thorough observability analysis of the Mars entry navigation using radiometric measurements from ground based beacons is performed. This analysis involv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 series of navigation cases with multiple beacons are investigated, and both range and range-rate measurements are considered. The determinant of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 is used to quantify the observability of navigation system, while the trace of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ower-bound of estimation errors. For one and two beacon cases, the navigation system is unobservable. However, the eigenvectors of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 give the observable and unobservable component. When three or more beacon measurements are employed, the states of entry vehicle become observable. Some valuable analytic conclus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f beacons and observability are obtained consequently.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from two navigation examples indicate that our effort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the observability of the Mars entry navigation using radiometric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02.
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小行星探测与彗星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小行星和彗星因质量都不足以使得万有引力克服应力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而具有强不规则的外形。研究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的动力学行为及其内在机制,是探测器被不规则天体捕获并对其形成近距离探测轨道的基础。从引力场模型和动力学行为两个方面综述了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在引力场模型的研究方面介绍了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建模的球谐函数摄动展开模型、简单特殊体模型及多面体模型的研究现状,在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方面介绍了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的周期轨道和拟周期轨道、平衡点、流形、分岔与共振以及混沌运动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这些方面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分析了强不规则体引力场中动力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3.
以飞机预冷气引起口为典型构件,对其成型工艺进行探索,选择RTM成型工艺并应用PAM-RTM软件对RTM成型工艺影响参数进行虚拟仿真,确定模具设计的最终参数值.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开关磁阻电动机低速时的斩波控制与高速时的单脉冲控制方案,论述了控制参数的优化选择范围及其变化对电机效率和转矩的影响,在分析了模糊控制,比例积分控制以及系统本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上述控制方案的Fuzzy-PI复合控制算法,并详细地讨论了这种算法在开关磁阻电机系统中的实现,采用的粗调、细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动态性能与稳态精度之间的矛盾。文章最后给出了在5.5kWSR132-8/6样机上的运行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对狭义相对论同时性的相对性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狭义相对论在同时性的相对性问题的分析上有逻辑上的错误。关于同时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不同于相对论的观点,并与相对论的观点进行了比较。自1887年沃依格特(Voigt)给出了洛伦兹变换式,该变换式在近代物理学上起着重要作用,相对论在数学上就是以该变换式为基础的。但是,100多年来还无人对它作出物理解释,本文对洛伦兹变换式作出了明确的物理解释,并得出了在同一惯性参考系内,与一个事件相联系的静止点与运动点之间以洛伦兹变换式相联系的重要结论。它与相对论将洛伦兹变换作为两个作相对运动的惯性坐标系间事件的坐标变换式有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06.
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的双电压控制原理及波形合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一般意义上的n×m型矩阵变换器的拓扑形式及双向功率开关的构成;分析了基于瞬时电压调制技术的三相AC-AC矩阵变换器的开关状态和控制规律;给出了在一个周期里,划分输入相区,输出相区的原则,从理论上推出了改进的双线电压控制的矩阵变换器的控制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7.
转捩对管内流动和换热有很大影响,N.T.Obot曾在总结归纳圆管、矩形管、三角形管和环形管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比态定律,并断言:对任意截面管道,只要知道临界摩擦因子和临界雷诺数,根据对比态定律,就可以计算其流动和平均换热特性。本文通过对复杂截面通道流动的研究,指出管流转捩的对比态定律只适用于单一流态管流,而不适用于层、紊流并存管流,文中还分析了层、紊流并存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它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判定,以及流动和换热特性计算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尚海滨  崔平远  栾恩杰 《航空学报》2007,28(6):1419-1427
 研究了近地小推力转移轨道的制导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控制律的自主制导算法。推导出了各改进春分点根数对应的局部最优控制律;通过最优推力分配和目标偏差两个策略,对各局部最优控制律进行动态加权组合,从而有效减少了制导律的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燃料最省转移轨道,定义了一种新的发动机开关函数。采用遗传/逐次二次规划混合优化算法计算了最优制导参数。与传统算法相比,该制导算法是一种闭环制导算法,能够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制导,并且制导过程中无需对制导参数进行更新。以地球低轨到高轨的小推力转移为例,采用该方法分别求解了时间和燃料最省转移问题,并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数值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一种适用于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的末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拦截问题,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末制导律。推导出计算零控脱靶量一种新的解析表达式,由于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两飞行器间重力差影响,得出的表达式相对于将两飞行器重力差简化为零重力模型得到的解析式具有更高的精度;根据平行接近法原理利用此表达式推导出一种简单的末制导律;详细介绍了脉宽调制(PWM)式实现变推力控制的方案,仿真中在考虑发动机工程约束的情况下,利用PWM技术对提出的制导律进行验证。对机动目标进行拦截仿真显示,提出的制导律在取得良好拦截精度的同时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0.
幂律过程常被用于描述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增长模型和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本文考虑定数截尾场合幂律过程的7种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在备选假设为对数幂律过程时,比较了这7种检验法的功效。大量随机模拟计算表明,当r在较宽的范围内,F检验法的功效比其余6种检验法都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