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92篇
航空   468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流大电流的测量方法。直流电信号首先经磁路转换成磁场信号然后经霍尔传感器的磁场信号转换电压信号后,输出到仪表放大器和单片机进行处理并显示出被测电流。  相似文献   
612.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7):135-156
Surface roughness is a critical health parameter of a turbine blade due to its implications on blade surface heat transfer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physics-based online framework for Gas Turbine Engines (GTE), in order to assess the blade surface roughness in a high-pressure turbine without engine shutdown. The framework consolidates Gas Path Analysis (GPA) base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models and meanline turbomachinery analysis, using a novel GPA-meanline matching process. This extracts meaningful performance deviation trends from GPA, while addressing th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ements and modelling. To relate efficiency loss to surface roughness severity, a meanline-based system-identification process has been developed to establish the meanlin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urbine stage, and to incorporate the empirical surface roughness loss correlations. The roughness loss correlations have been evaluated against recent transonic test data in the literature. A modification to the compressibility correction factor has been made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utcome, which improved loss predictions compared to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The framework was tested on the three-year operational data of a cogeneration GTE, and the results verified the framework's potential for online surface roughness monitoring. The predicted surface roughness showed agreement in both trend and the magnitude-level with the measurement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613.
基于建立的三维多相流模型及间接耦合多物理模型(热电耦合和热流耦合),以螺旋孔电解加工为研究对象,对电解加工间隙中的电场、流场、温度场进行分析,掌握间隙参数变化规律,包括间隙电解液的流速与温度、间隙氢气气泡率分布、材料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等。进而对影响材料去除的主要因素——电导率进行研究,确定了电导率在整个加工间隙内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材料去除的影响,并提出了增加电解液出口背压以改善工件材料去除的一致性。最后,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螺旋孔电解加工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14.
某压气机轮盘均压孔挤压强化数值仿真和挤压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力学求解算法、应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挤压强化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了摩擦因数、挤压次数、挤压量、约束方式、倒圆半径、以及配合方式等参数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根据某压气机轮盘均压孔的具体结构形式,设计了三种挤压头:单侧挤压头、柱形头和T形头.用两种材料(不锈钢1Cr11Ni2W2MoV和镍基高温合金ЗП742)设计加工了带孔薄板模拟件,用其中两种强化方法对孔边进行了强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形头挤压工艺达到了提高疲劳强度的预期效果,且操作方便实用.将试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用静力通用程序可以解决金属材料孔板挤压过程的仿真问题,能有效指导挤压强化研究.   相似文献   
615.
内冷通道带肋和出流孔壁面的换热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热色液晶瞬态测量技术对带有肋和单排出流孔的内流通道进行了换热实验研究.实验在主流雷诺数Re为20000~80000和出流比Br为0.30~0.60情况下,测量了通道内全表面换热系数分布,重点分析了主流雷诺数和出流比对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①出流孔附近区域的换热得到强化;肋前的换热系数大于肋后的换热系数;②出流比和雷诺数的改变对全表面的换热分布规律影响不大;③在本实验的参数范围下,出流比的增加对全表面的换热系数和换热增强程度基本没什么影响;雷诺数的增加使得全表面的换热系数增大,换热增强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616.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实验研究层板结构冷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温热风洞中,应用红外热像系统对三个具有真实燃气轮机尺度的层板结构进行了冷却特性实验研究.为了描述冲击、对流及导热的综合作用,采用数字图像信号运算技术,直接获得描述冷却前后层板高温表面二维温差分布.通过比较三种层板结构综合冷却效率,详细讨论了绕流柱数目及直径、气膜孔角度、主流雷诺数和努塞尔数对层板冷却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17.
超临界RP-3管内换热特性实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超临界RP-3管内换热特性。实验段为2100mm长、外径2.2mm,内径1.8mm不锈钢管(材质:1Cr18Ni9Ti)。RP-3在5MPa压力下流经该实验管,采用近似等热流加热方式将其从127℃加热至427℃。通过测量0min,20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管外壁和流体温度得到管内对流换热系数hin沿流向分布、结焦对管内传热系数Kin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远离临界点的亚临界区域,hin随着RP-3温度上升逐渐增大;在近临界区管内对流换热系数迅速增加;而进入超临界区域后,hin保持在1.8×104W/(m·℃)附近;结焦对管内传热影响显著,Kin随结焦增多逐渐降低,而降幅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18.
气相燃气速度对EPDM绝热材料烧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气相燃气速度对EPDM绝热材料烧蚀的影响,在双基推进剂环境中对EPDM绝热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研究。试验排除了粒子的作用,分析了两压强下的不同燃气速度环境中EPDM绝热材料的炭化烧蚀率、炭化层的结构特征以及成分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燃气速度对炭化烧蚀率的影响较弱,对炭化层厚度的影响明显;不同燃气速度条件下炭化层断面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和相似的成分分布趋势;低燃气速度条件下烧蚀以热解炭化为主,高燃气速度条件下炭化层的机械破坏显著。试验结果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EPDM绝热材料烧蚀机理。  相似文献   
619.
李春刚 《飞机设计》2010,30(3):75-77,80
依托试验研究,对航空零件喷丸强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做出了有限的扩大。试验过程中,采用了遮蔽试片的方法,解决了小于试片尺寸的小孔表面喷丸强化的测定难题,通过大量的工艺试验,获得了合理的工艺参数,为零构件小孔的喷丸强化提供了基础。该试验的成功使得零件加工过程中将小孔喷丸应用范围扩大至Ф14.2,进一步拓展了喷丸工艺应用范围,为以后产品加工中小孔喷丸强化工艺的选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0.
介绍了利用马赫-泽德干涉仪法实现气体-矿物油扩散过程的可视化测量的原理、作用与意义。由于运用马赫-泽德干涉仪法获得的图像干涉条纹数及其图像的形状变化与折射率n直接与液体介质折射率相关,用马赫-泽德干涉仪法可获得十分清晰的影像。在N2,O2-矿物油扩散过程中,干涉条纹式样并未发生显著的紊乱变化,表明N2与O2气体在矿物油中发生扩散后,所引起的矿物油折射率变化过程较为缓慢。在CO2-矿物油扩散过程中,由于溶解的作用,矿物油近表面层中的气体溶解度增加,导致自然对流的出现。通过可视化测量,成功地观测到这一重要实验现象。同时,利用可视化技术,还可很好地判明对流出现的时间,从而确保扩散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