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221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超声速横向气流中喷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静  徐旭 《火箭推进》2006,32(5):32-36
对超声速横向气流中的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二维N-S方程计算气相,应用一次雾化模型和二次雾化模型模拟了喷雾雾化过程,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湍流度和附面层厚度对液雾穿透深度的影响,发现湍流度和附面层厚度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认为雾化模型是影响液雾穿透深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2.
刘明  邵晓巍  段登平 《上海航天》2007,24(3):10-14,19
基于椭圆轨道的两卫星相对运动方程,分析了参考星轨道为椭圆的编队飞行成立条件,给出了队形设计方法。讨论了J2项摄动对椭圆编队队形的影响。通过改变两卫星偏心率之差Δe调整环绕星的偏心率以消除部分J2项摄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法设计椭圆轨道编队队形可减少主动控制,节省燃料。  相似文献   
193.
军用航空发动机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朴英  张绍基 《推进技术》2001,22(2):89-91,96
对国外军用航空发动机加力控制系统的研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讨论了加力燃油泵、加力燃油调节器、加力燃油计量和分配装置、喷口油源泵和喷口调节器的技术特点、方案选择和研究动向。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对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4.
脉冲爆震发动机供油自适应控制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带气动阀PDE的供油自适应控制优化设计,通过在油管中设置单向阀和通过油管自身(无单向阀),成功实现PDE的供油自适应控制,在爆震管直径为180mm,长度为2m,管内流速为25m/s的PDE中,可以产生稳定的爆震波,并获得2MPa以上的压力和1500N以上的峰值推力。通过对不同油管长度、不同工作频率的压力、推力曲线对比研究,分析了供油自适应控制的机理,及供油相对进气滞后时间的长短对PDE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5.
喷射共沉积技术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喷射共沉积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以铝合金为例,综述了该工艺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改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6.
煤油射流在超声速燃烧室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速燃烧室中分别采用气泡雾化煤油与纯煤油射流进行实验,研究不同情况对燃料的雾化和贯穿深度的影响。实验选用纹影法记录实验段图像,拍摄了不同注射压强条件下燃料有无气泡雾化的流场照片,对时间平均流场和瞬态流场分别进行记录。实验结果表明:气泡雾化的确明显地提高了液体燃料的雾化程度,但对贯穿深度没有显著的影响,提高贯穿深度的有效方法是增加射流压强。  相似文献   
197.
超音速气流中氢燃料强化混合的燃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扼要介绍了在超音速气流中,采用后掠斜坡、多级喷射、振荡激波技术强化混合的氢燃料喷嘴,进行自点火和燃烧的实验概况。以实验模型结合喷射方式特点,分析了强化机理。实验表明,多级喷射的燃烧效率高,扩张型后掠斜坡喷嘴的抗干扰能力强,总压损失低,液体喷射产生的振荡激波能加强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198.
王立新  张岩  刘真  金如山 《推进技术》1989,10(2):21-25,71,72
在文献[1-4]中关于横向气流中直射式喷嘴雾化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非垂直横向气流中直射式喷嘴的雾化细度.结果表明部分逆喷可大大地加强雾化,特别是在较低气流速度下尤为明显,对于一定的喷射方向、气流速度及喷嘴压力降,SMD并不是总随着喷口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的喷口直径下,有一最小值.  相似文献   
199.
刘伟  刘燕  严传俊 《推进技术》1995,16(2):31-35
采用全息方法对流动环境中实际喷嘴的喷雾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在不同工况下喷雾场液滴尺寸分布,液滴运动速度及运动角度和空间分布等许多实验结果,这些结果给出了喷雾特性随喷雾压力,气流速度和喷嘴尺寸等因素的变化特点,揭示了喷雾场中液滴速度及角度的分布规律,为喷雾运动的计算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0.
烃类火箭燃料(煤油)传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克明 《推进技术》1988,9(1):65-66,84,94
本文介绍了煤油传热试验结果及沉积物形成的速率,分析了烃类燃料的冷却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