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345篇
航空   1428篇
航天技术   858篇
综合类   364篇
航天   5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51.
文章对一种新的经纬仪测量算法进行了研究。此算法不需要经纬仪调平和互瞄,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过程的效率。首先建立了此算法的测量模型;之后利用优化拟合算法,完成定标过程,实现坐标解算;最后经试验,用算例对此算法进行了验证,证明此算法切实可行,可以应用在航天器的总装过程中。  相似文献   
852.
真空热试验测控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随着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的不断增多,对真空热试验热流模拟、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的热流模拟精度、速度、模式、测控通道数、系统功能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增强整个测控试验流程的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可扩展性,缩短试验准备时间,文章基于现有硬件系统与测控系统任务要求,提出了一套测控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即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分层设计将整个系统软件分层,再根据功能进行模块划分,保证了上层软件的设备无关性与各模块间的独立性,能够作为代码并行开发的基础,为代码开发人员提供指导和限制。  相似文献   
853.
陈浩  谭久彬  刘俭 《宇航学报》2007,28(4):908-913
为了解决编队航天器间相对位置的高精度测量,实现航天器编队自主飞行,提出基于激光实时跟踪测量航天器间相对位置的测量定位方法,建立了航天器间相对位置测量的数学模型。该测量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下用Hill方程建立编队航天器相对运动模型,得出航天器相对运动轨迹的解析解,在极坐标系下建立航天器间相对位置的激光跟踪测量模型,将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测量值转换到直角坐标系,对转换误差进行去偏差补偿,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提高航天器间的相对位置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若对于测距精度为5厘米,测角精度为0.1度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采用去偏差转换测量卡尔曼滤波方法,航天器空间相对位置精度可达到厘米量级。  相似文献   
854.
研究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导弹外弹道的位置、速度测量的原理和方程。介绍了基于弹栽接收机和弹载转发器两种GPS测量系统的设备组成、应用及其适用范围。分析了基于GPS外弹道测量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55.
星间红外探测与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具有凝视成像功能的红外探测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首先简要描述了红外测 角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重点论述了红外探测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光学设计;最后对红外探测系统设 计研究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56.
无人机干扰新体制雷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抗现代雷达的旁瓣对消、频率捷变扣多普勒滤波等抗干扰技术,提出采用变方向交替、方位饱扣扣同步瞄准等无人机干扰措施,并分析了这些干扰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扣效果。结果表明,应采用多干扰机的饱扣干扰扣导前干扰组合对抗同时使用旁瓣对消扣频率捷变的雷达。  相似文献   
857.
卫星结构振动试验中的力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卫星结构振动试验中力控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国外力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与传统单轴加速度响应控制方法的对比,阐述了力和加速度双控技术对防止振动试验中过实验和欠实验的作用。分析表明该技术对实现卫星结构合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力控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8.
文章主要从积分球、聚光系统、线性减光系统和光谱测量等方面,介绍了积分球太阳辐照模拟源的研制过程。太阳辐照模拟源采用氙灯和溴钨灯的双光源方式,滤光片对氙灯、溴钨灯的光谱进行截止和校正后,合成太阳光谱,并且通过能量计算确定了两只灯的功率大小。线性减光系统使积分球出射口的辐亮度从最大值按照10%递减,线性输出10档辐亮度值。该积分球太阳辐照模拟源用于卫星遥感器的辐射定标。  相似文献   
859.
针对嫦娥五号探测器采样区视觉信息支持的需求和研制过程中的工程约束,提出了一种采样区快速视觉测量技术,研究内容包括时空受限条件下的相机标定、适应月面弱纹理的密集匹配以及AIT(总装、集成及测试)场景下的测量精度地面验证。最终在轨实现了1s内对采样区地形的快速三维重建,并对采样区景物完成了测量,证明了该视觉测量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0.
基于对国内外太阳翼压紧释放机构预紧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开展设备小型化、轻量化、可视化设计,研制了一种电机驱动拉伸压紧杆的力反馈型自动化加载设备。该设备采用特制的夹紧接口,并利用凸轮原理解决了狭小空间内压紧杆的的夹紧难题;采用拉力传感器和力反馈系统等将太阳翼压紧杆预紧力施加精度控制在5%以内,有效地解决了预紧力加载的精度问题和自动预紧问题。为验证设备性能,开展了预紧力误差分析,设计了一套采用电阻应变片实时测量预紧力的方案,得出设备工作时预紧力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自动化加载设备不受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绝对精度最大值为3.11%,单次加载时间小于1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