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4篇
航空   257篇
航天技术   89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邢京堂 《航空学报》1991,12(7):411-415
历史上为使初始条件为驻值条件的哈氏型原理曾在文献[1~2]中研究过。但文献[1]中仍要求末时刻位移变分为零;而文献[2]中的形式实为虚功原理。对于线性情形,文献[3]中给出了包括初始条件为驻值条件的哈氏型原理。本文给出非线性情形的结果,并推广其可用于终值问题。  相似文献   
112.
航空头盔典型件冲击保护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研究了几种航空头盔典型件的冲击保护性能,测量了各构件的能量吸收率.讨论了冲击过程和能量吸收过程,进一步分析了头盔外壳材料力学性能及泡沫衬垫密度对头盔能量吸收率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外壳力学性能和泡沫衬垫密度对于能量吸收起着重要作用.为设计新一代航空头盔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3.
以裂纹长度为参量的疲劳裂纹扩展随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建立了以裂纹长度为参数的疲劳裂纹扩展随机模型,给出了计算给定初始裂纹长度(定值或分布)和临界裂纹长度时的裂纹扩展时间分布的方法,以及计算给定初始裂纹长度(定值或分布)和寿命时的裂纹长度分布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4.
非线性弹性理论余能原理的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非线性弹性理论中余能原理泛函中的位移场可由变分约束方程,即平衡方程和力和边界条件解出为Kirchhoff第二应力张量的函数,仅以应力张量为独立变分量的纯粹的余能原理是存在的。通过一般一维问题及三维精形简例,说明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5.
本文考虑火箭燃烧室燃烧不稳定性,固体推进剂不稳定燃烧,液体火箭贮箱推进剂晃动引起火箭系统不稳定性以及航天飞行不稳定性等问题的偏微分方程组定解问题。并指明航天飞行器的断裂问题是断裂力学的时代问题之一,研究它的数学方法如奇异积分方程法,J积分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线性断裂力学原理以及处理边缘断裂问题的边界单元法都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6.
识别结构撞击响应的时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把识别质点与结构撞击载荷的时序法应用于分析结构弹性碰撞的瞬间响应,并且针对质眯和杆、杆和杆的刚性(不考虑接触变形)撞击问题,用时序法得到了与波动解完全相同的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用时序法识别撞击响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对非均匀弹性基础上变刚度梁弯曲和稳定计算进行了研究,导得通用的传播公式。编写程序简单,易于用计算机求解。 本文综合经典力法和位移法解静不定问题的思想,应用于传播矩阵法中,定义了“超静解传播系统”与“静解传播系统”等概念,给出並证明了一个求解“超静解传播系统”的定理。按此定理求解具有中间刚性支承和中间饺的多跨变刚度梁,原理简明,方便实用。最后经实例计算证明,结论是正确的,解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8.
For Ti-6Al-4V, a titanium alloy increasingly used in aerospace structure,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 is an attractiv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is attributed to its complex construction capability with high accuracy and good surface quality. In order to obtain qualifi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LM parameters and post processing should be tailored for diverse service conditions. Fracture toughness and fatigue crack growth (FCG) behavior are crit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damage tolerance evaluation of such metallic structures, and they are affected by post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significantl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obtain the fracture toughness and fatigue crack growth behavior of Ti-6Al-4V manufactured by SLM, an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post-SLM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and surface machining. Fracture toughness and FCG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SLM Ti-6Al-4V in three types of post processing status: as-built, heat treated and hot isostatically pressed (HIPed), respectively. Specimens with as-built and machined surface were teste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fractography were analyzed as well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ce among manufacture process,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s-built SLM Ti-6Al-4V presents poor ductility and FCG behavior due to martensitic microstructure and residual stresses. Both heat treatment and hot isostatic pressing improve the plane-stress fracture toughness and FCG performance considerably, while surface machining shows slight effect.  相似文献   
119.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由行波共振引起的掉块故障,采用瞬态接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手段,对行波共振发生时从动锥齿轮的共振特性和应力分布开展研究。基于声测法开展了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行波共振试验,研究中央传动锥齿轮行波共振特性,获取了从动锥齿轮行波共振动频、危险转速以及破坏断裂特征。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试验中出现三节径共振皆是前行波共振,四节径共振是后行波共振;三节径共振危险转速范围为74.2%~76.2%,四节径共振危险转速范围为102.8%~104.2%。数值仿真与试验测试中结构静频值具有一致性,三节径误差小于2%,四节径误差小于5%,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算四节径行波共振时从动锥齿轮齿根处和辐板应力集中,应力分布形式与齿轮故障复现试验断裂形式基本一致,辐板正面应力值大小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0.5%~9.5%,满足工程级应力预测要求,验证了瞬态接触动力学分析方法对齿轮行波共振应力预测的有效性。试验表明该齿轮结构是否存在初始缺陷是发生齿轮断裂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0.
针对改性双基推进剂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表现出不同力学响应的现象,对其进行了恒应变率拉伸和压缩试验及蠕变拉伸和压缩试验,获得了4组应变率下拉压应力-应变曲线和3组温度下拉压蠕变-时间曲线,使用应力和应变拉压不对称因子反映了拉伸和压缩曲线的不对称程度。结果表明,改性双基推进剂具有明显的拉压不对称力学性能,且该性能受到应变率和温度的影响。分析了改性双基推进剂具有拉压不对称性的内在成因,认为材料初始缺陷的扩展、材料分子链移动空间的变化、基体材料与填充颗粒材料力学性能的不同是导致改性双基推进剂具有拉压不对称力学性能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