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252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关于蒙特卡罗模拟抽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渊 《强度与环境》1997,(3):14-18,33
提出重要性抽样与拉丁超立方抽样相结合的MonteCarlo模拟计算方法。算例证实该复合法的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2.
The analysis of the regular features of the high-, mid-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local empirical models. The local empirical models were derived from the manual scaled ionogram data recorded by DPS-4 Digisondes located at Norilsk (69 N, 88E), Irkutsk (52 N, 104E) and Hainan (19 N, 109E) for a 6-year period from December, 2002 to December, 2008. The technique used to build the local empirical model is described. Primary focuses are diurnal, seasonal and solar cycle variations of the peak electron density and the peak height under low solar activity and their changes with increasing solar activity.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reveal both common and specific features of high-, mid-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Based on earlier comparison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model, we analyze how the common and specific features are reproduced by this model.  相似文献   
203.
为了研究碳/碳复合材料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的高温持久性能,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T300碳纤维增强热解碳的单向碳/碳复合材料,并用特殊设计的设备测定了该材料在2000℃,2100℃高温下的断裂寿命,结果高于室温下的断裂寿命。这种测试方法可能对于碳/碳复合材料正式用于高温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4.
以Ⅲ型裂纹(反平面剪切)问题为例,对裂纹尖端弹塑性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基于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引入弹塑性本构关系,推导弹塑性裂纹尖端场;其次,依据线弹性场中应力强度因子的定义和基于J-积分的弹塑性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分布,并结合物理意义,定义了与线弹性场应力强度因子一致的弹塑性应力强度因子,来表征弹塑性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强度;最后,对本文所定义的弹塑性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合理性分析,说明了本文定义的适用性。本文所定义的弹塑性应力强度因子,相比于表征弹塑性场的J-积分,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和更简明的表达形式;为弹塑性裂纹尖端场的分析和含裂纹材料弹塑性破坏判据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方法。另外,本文方式也适合于定义Ⅰ型和Ⅱ型问题。  相似文献   
205.
仿生变构型飞行器是一种为适应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而具备动物外部构型变化能力的新型飞行器,变构型的动态飞行特征给控制系统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飞行器仿生变构型的过程是一种飞行器“眼、耳、脑、体、翼”等多器官协调的智能行为,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感知—决策—反馈—执行”全控制回路的框架下解决“为何变”“如何变”等智能行为的设计问题,赋予飞行器(特别是无人飞行器)在复杂干扰和不确定环境下强自主、强适应、强生存等智能能力。结合近年来智能控制和仿生技术的发展,从仿生智能的视角梳理变构型飞行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仿生变构型飞行器设计需要完成从“方法论”“系统论”设计到“环境/任务/系统一体化”设计亦即“行为论”设计的跨越;进一步提出了机理与数据混合驱动建模、多维信息仿生感知、智能自适应变形决策、变形与飞行一体化控制、全回路安全控制等前沿科学问题,并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6.
采用磁控溅射法结合热等静压工艺制备SiCf/TC17复合材料,通过SEM观察试样的断口形貌,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室温的偏轴拉伸性能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纤维偏轴角度在0°~2°间,复合材料轴向性能变化较小,拉伸强度稳定在1 960~1 987 MPa;纤维偏轴角度再增大时(>2°),材料拉伸强度近似呈单调线性降低,由1 870 MPa降至1 797 MPa。纤维偏轴角度较小时(≤2°),平坦区基体与纤维断裂面平整,且两者的断裂面平行。纤维/基体界面没有明显的脱粘破碎迹象;纤维偏轴角度较大时(>2°),部分纤维存在“斜切断裂”,纤维拔出距离变长,且不再与基体的断裂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基体撕裂损伤严重。依据断口形貌结合局部承载模型,详细论述了SiCf/TC17复合材料两种拉伸失效的断裂过程。纤维偏轴角度较小时(≤2°),裂纹萌生于纤维间距较小的反应层,在界面处钝化或偏转进而形成不同截面的平坦区,当纤维超过承载能力极限,试样整体断裂;纤维偏轴角度较大时(>2°),“拉-剪”耦合效应导致C涂层与反应层间的界面脱粘破碎形成裂纹源,裂纹加速反应层受损或导致界面脱粘致使纤维断裂,当基体及剩余纤维超过承载能力极限,试样整体断裂。  相似文献   
207.
非零变位弧齿锥齿轮的切齿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局部综合法,研究了非零变位弧齿锥齿轮的切齿设计。通过变位系数的选择,改善了齿面结构,提高了弧齿锥齿轮的承载能力;由局部综合法,利用二阶接触参数的可预控性,从而优化弧齿锥齿轮的啮合性能。从分圆型变位齿轮与Gleason轮坯计算所得齿轮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由于节锥不变,轮坯外形尺寸不变,通过变位,齿根厚度增加,且在相同的大轮负荷力矩下,变位齿轮的最大拉伸应力、最大压缩应力和最大接触应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8.
单晶涡轮叶片材料本构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各向异性单晶叶片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方面的一些研究工程,这些工作包括;建立并验证了弹塑性,蠕变滑移本构模型及蠕变持久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不同晶体取向DD3单晶在不同温度,不同速率或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拉伸试验。蠕变,疲劳及热疲劳试验。开发了大型单晶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SLAPSC和ABAQUS的umat;用双剪切试样和模拟叶片等系列试验对模型和有限元进行考核。并应用上述试验研究的结果,对某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进行了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209.
真空热爆加压法制备高颗粒含量TiCp/2024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真空热爆加压法(简称VTEP)工艺制备了高粒子含量TiCp/2024复合材料。通过数据采集器记录了不同铝含量时热爆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通过XRD分析了TiCp/2024复合材料的相组成;用SEM和TEM观察了TiCp/2024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微观结构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VTEP工艺可以获得颗粒细小圆整、分布均匀、致密的高颗粒含量TiCp/2024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10.
高温气流中材料表面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高温气流中材料表面催化复合反应的基本过程及它和各种因素的关系,同时阐述了用于研究材料表面催化特性的实验设备-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内风洞。文中给出了在高频感应等离子体风洞中测得的三种材料的催化复合系数γ及催化复合反应速率常数kw,并对催化材料的选择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