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88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流体支承可倾瓦滑动轴承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高寿命和高转速,能够满足舰船对支承部件的需求,但其进油量仅为传统可倾瓦滑动轴承的1/2左右,为了确保安全稳定性,需要精确分析油量平衡关系。本文针对一直径为160mm的流体支承可倾瓦滑动轴承的动、静压油膜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及分析,构建了包含动压层油膜、静压层油膜、进油孔、进油腔、动静压连接孔、静压油腔及瓦间间隙等细节的流体支承可倾瓦模型,采用包含空化模型的三维粘性N-S方程对油膜流场进行了计算,获取了荷载为8820N,转速为1000~8000r/min平衡状态下油量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轴承的需油量线性增加,瓦块进口侧油腔的压力逐渐增加至高于供油压力0.15MPa,仅有瓦块前缘进口进油不能满足充分润滑需求。为了满足油量平衡需求,联合油量平衡和能量损失模型预测了不同瓦间基座开孔直径下的总进油量分布情况,在转速小于3000r/min时随着转速的增加总进油量逐渐减小,经过某一阀值之后随着转速增加进油量逐渐增加。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开孔直径为2.3mm时,最小进油量为44.49L/min,与理论计算的43.24L/min相差2.4%,吻合较好。本文建立的油量平衡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该类轴承的油量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82.
基于VOF方法建立了不同重力条件下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的三维非稳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 研究了10-4g0, 0.17g0, 0.38g0, 1g0 (g0=9.8m·s-2)四种重力条件下水平管内气液两流型及变化规律, 比较了不同重力条件下管内截面空隙率的分布和波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够正确预测不同重力条件下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型、截面空隙率和滑速比等重要参数; 同一气液两相表观速度工况下, 随着重力水平的升高, 气相更容易在水平管的上部积聚合并, 致使流型发生变化, 同时, 气液两相滑速比增大, 截面空隙率波动峰值的平均值下降, 波动频率降低; 而随着气液两相表观速度的增大, 两相混合工质内惯性力作用也随之增强, 这将削弱重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在阐述氙气供给系统组成与分类基础上,将传统氙气供给系统和先进氙气供给系统按照机械减压型、开关控制型和比例控制型三种类型进行梳理,提炼了氙气供给系统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建模与仿真技术、流体控制部件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氙气供给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重点对国内外氙气供给技术的差距进行分析,给出了我国电推进氙气供给系统的发展建议。首次全面、系统地对面向空间电推力器的氙气供给系统进行综述、总结和展望,对于氙气供给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机器学习技术在气动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陈海昕  邓凯文  李润泽 《航空学报》2019,40(1):522480-522480
近年来优化设计在气动设计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但实用性和效率是制约其发挥作用的两大障碍。在大型客机超临界机翼设计中,通过\"人在回路\"(依靠人的经验在优化进行过程中实施必要干预)等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机器学习技术逐步得到发展。提出了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模拟人在优化过程中的合理行为和作用机制,以深层次利用信息和知识,改善优化的实用性和效率。梳理了机器学习技术在气动优化中应用的发展脉络,并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机器学习在优化设计中的典型应用。进一步探讨了深度学习在气动优化中的可能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85.
季路成  陈江 《推进技术》2005,26(4):307-312
针对缘线匹配展开理论与实施方法探讨,分析了缘线匹配潜在效益,并给出缘线匹配的两种实施方法:基于非定常流动束缚于拟流回转面假设的基元流动展向积分方法和全优化方法。分析指出:缘线匹配具有通过沿展高调协叶轮机相邻叶排非定常流动相位关系实现气动、气弹、气动噪声和热传导性能全方位、多目标优化潜力,为叶轮机非定常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自由度。  相似文献   
86.
掌握和深入理解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的熔池与小孔行为,是实现复合热源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前提.综合考虑激光和电弧的热-力作用以及熔滴过渡带入熔池的质量、热量和动量,建立了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熔池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以及小孔的动态行为.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小孔壁面上各种力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小孔前/后壁上会周期性地出现微小凸台,小孔孔道处于短暂瞬间闭合与重新张开的瞬时演变状态.熔滴冲击造成的熔池凹陷与小孔周期性合并与分离,加剧了小孔的不稳定性.熔池内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涡流,并在电弧下方附近发生交汇.  相似文献   
87.
季路成  陈江 《推进技术》2005,26(4):307-312
针对缘线匹配展开理论与实施方法探讨,分析了缘线匹配潜在效益,并给出缘线匹配的两种实施方法:基于非定常流动束缚于拟流回转面假设的基元流动展向积分方法和全优化方法。分析指出:缘线匹配具有通过沿展高调协叶轮机相邻叶排非定常流动相位关系实现气动、气弹、气动噪声和热传导性能全方位、多目标优化潜力,为叶轮机非定常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自由度。  相似文献   
88.
Don Pettit 是美国NASA 的资深宇航员, 2002 年11 月至2003 年5 月,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期间, 进行了一系列名为Saturday Morning Science的微重力实验. Don Pettit 实验揭示了微重力下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 涉及流体力学、气泡动力学、晶体生长以及运动学的诸多基础问题, 是能够获得的国际空间站为数不多的微重力实验资料, 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实验包括14 组流体实验和7 组力学实验, 而流体实验又大致分为水膜实验和水球实验, 包括大尺寸水膜制备、扩散和对流、Marangoni 对流、薄膜结晶、水球/气泡旋转等. 本文对Don Pettit 实验的流体部分进行了介绍, 并对其中的Marangoni对流和薄膜结晶实验现象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89.
实验研究了矩形液池中蒸发薄液居中蒸发效应与热毛细对流的耦合机理. 对于单纯的热毛细对流稳定性从实验和理论上已有深入研究,但目前国际上对带有菇发界面的热毛细对流问题尚缺乏研究. 特别是近来的研究发现,气液界面的蒸发对热毛细对流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本实验以温度为主要控制参数,测量了不同工况下蒸发界面不同点的蒸发速率和表层温度,并利用 PIV 方法分析得到了液体内的嘛场分布. 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沿界面的温差增加,蒸发液体内的流型从稳定的单涡胞结构变为稳定的多祸胞结构,并最终演变为紊流结构. 综合分析以上测量结果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0.
球锥贮箱微重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落塔试验和相似准则,在较宽邦德数(B0=13-100)范围内给出球锥贮箱准静态试验结果;得同重力环境下的挤出效率;对上述贮箱,还取得了较标准的敢界面产筝形状及液体完成重要位全过程的图象和时间数据。可供自旋稳定卫星在微重力环境下,管理液体推进剂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