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284篇
航天技术   109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提高激光陀螺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平移不变量小波快速滤波方法。对信号作循环平移,进行软(硬)阈值小波消噪处理再作逆平移,通过多次“平移——滤波——逆平移”过程,最后平均所获结果,有效消除软阈值小波滤波中的伪吉布斯现象。讨论了算法中平移量对滤波效果和计算复杂度的影响。用Allan方差法对一组激光陀螺实测零漂信号的不同方法滤波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滤波法能在不影响滤波效果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减少计算量。  相似文献   
202.
S形进气道纤维铺放轨迹规划和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纤维铺放轨迹规划和优化算法,在分析等铺放角法和等距偏置法两种轨迹规划 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纤维带边缘曲线的轨迹规划方法和纤维带丝束数量计算方法。在轨 迹铺放角范围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将等铺放角法和等距偏置法两种轨迹规划方法相结合 ,提出以曲线在曲面内等距偏置为核心的铺放轨迹优化方法。该算法可以提高铺放设备的工 作效率,并对纤维带丝束数量、纤维重叠面积、纤维间隙面积等铺放信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 分析。最后将以上分析结果应用到S形进气道曲面的铺放轨迹规划中,证明了该铺放轨迹规 划和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3.
纤维铺放设备机械手臂末端运动轨迹的后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忠喜  富宏亚  韩振宇 《宇航学报》2008,29(6):2023-2029
在已知被铺放芯模和芯模铺放纤维轨迹的基础上,对数控铺放设备的后置处理算法 进行了研究。通过铺放设备运动过程的分析,将这种冗余度机器人的七个关节分两个部分处 理:主轴关节部分和机械手臂部分。运用机器人学相关原理建立杆件坐标系,通过机器人运 动学的正解和逆解,得到了机械手臂六关节变量的解。提出利用投影向量法判断铺放螺旋轨 迹方向。同时为了实现铺放过程的运动仿真,系统阐述了铺放轨迹的前期处理方法。分析了 铺放头角度参数和位置参数的关系及铺放头角度参数的合理范围。最后通过铺放运动过程仿 真,证明了所提出的后置处理算法和轨迹数据前期处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4.
激光光纤测振仪将直径小于200μm的激光光斑会聚于Si微悬臂梁和AFM探针上,分别由静电场和PZT进行激振,实现了激光微结构振动特性非接触测量,并给出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5.
光纤陀螺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光纤陀螺测试系统的组建方案以及主要功能,进行了控制机、自动转台、光纤陀螺之间的通讯模块软硬件设计,分析了测试程序的特点。通过配接不同的测试仪器,该系统可完成其它种类的惯性元件测试。  相似文献   
206.
利用微硅陀螺测量的数据,运用过程辨识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陀螺静态漂移的自回归(AR)模型,进而得到连续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207.
纤维缠绕火箭发动机壳体封头厚度是不均匀的,封头形状、纱带宽度及两端开口影响着外壳厚度,回顾了上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计算封头厚度的公式,最后用这几种公式对实际的壳体封头厚度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8.
赵冰  梁明  刘鑫 《上海航天》2002,19(4):51-53
分析了激光陀螺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激光陀螺的性能特点,提出激光陀螺具有传统的机电陀螺和其他类型陀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其性能特征完全满足捷联惯导对惯性测量元件的要求,军事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对激光陀螺在新一代防空导弹上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9.
闭环光纤陀螺的温度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洪浮  卫炎 《上海航天》2004,21(1):62-64
为使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在全温度(-40~+65℃)范围内的性能保持一致,采用了控制光源以稳定光功率和波长,以及对集成光器件进行温度补偿两种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光纤陀螺在全温度范围内,标度因数和零偏的温度灵敏度分别小于2×10-5℃-1、0.008(°)/(h·℃),达到了中等精度光纤陀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10.
张坡 《上海航天》1996,(1):25-29
详细阐述了工程化多功能集成光学单Y芯片的物理特性及对集成光学陀螺性能的影响。在陀螺相位检测过程中着重分析单Y器件的背反射量对陀螺输出信号畸变的影响,由此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很好地说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