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339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1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建立了带推力矢量的涡扇发动机数学模型。结合某型涡扇发动机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对发动机工作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矢量喷管偏转时,在一定条件下,发动机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向喘振边界移动,而高压转子共同工作线不发生变化,发动机总推力是增大的。但当将矢量喷管偏转与喉部面积放大相结合,可使发动机保持原工作状态不变,而发动机总推力却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2.
军品科研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军品科研工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的方案;指出了应注意和需解决的问题;并对项目管理理论的学习、实施方案的研究、管理机关职责的转变和配套制度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3.
在飞机的飞行中,动力装置与飞机机体间的干扰是复杂的,因此在进行实际飞机设计的过程中,风洞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本文重点介绍了进排气动力装置的引射器模拟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84.
根据涡轴8发动机的生产、使用现状,以及我国加入WT0后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从技术潜力和市场前景两个方面分析了涡轴8发动机发展的有利因素,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涡轴8发动机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5.
航空发动机用金属橡胶隔振器动静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某型号航空发动机阻尼减振需求为背景,对开发研制的金属橡胶隔振器与现用的橡胶隔振器进行了动、静态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橡胶隔振器的能量耗散性能、静态承载能力、过临界的能力及提供振动防护的区域都远远大于橡胶隔振器,而且通过改变金属橡胶隔振器的结构参数和预压缩量可以优化其隔振效果。研究结果为利用金属橡胶隔振器来改善航空发动机的振动状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依据航空发动机科研试制特点和规律,对国内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实际,提出了加强航空发动机科研试制与组织管理的措施与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7.
飞翼飞行器刚体短周期模态频率较高,易与一阶弹性弯曲模态耦合发生一种特殊的颤振——体自由度颤振.采用风洞实验与频域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了惯性参数(俯仰转动惯量、质心位置)对飞翼飞行器体自由度颤振特性(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俯仰惯量和质心位置会明显改变体自由度颤振频率与速度,颤振实验与计...  相似文献   
88.
吴衡  刘高文  冯青  武志鹏 《推进技术》2019,40(10):2252-2261
对预旋系统内的压力变化相关研究较少。基于理论分析、实验测量以及数值计算,对某盖板式预旋系统的压比及熵增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对预旋系统内压比与无量纲温降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最高转速可达10000r/min的高转速实验台上,测量了转盘上的气流静压以及相对总温,进而获得压比及熵增特性。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对预旋系统内的熵产分布以及各元件的熵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温降以及旋转马赫数大小决定了预旋系统的理想最大压比,而实际压比与理想压比的比值取决于系统内的熵增大小。采用数值计算以及实验测量所得结果对理论关系式进行了验证,最大偏差2.7%。旋转马赫数一定的条件下,随系统无量纲温降增大,系统压比逐渐减小。由于熵增影响,实测压比与理想压比最大相差约36%。预旋系统内的熵增主要发生在预旋腔静止壁面、接受孔前后、供给孔进口等气流旋转比发生剧烈变化的区域。预旋系统内主要元件的熵增随流量增大都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接受孔处熵增最小值出现在喷嘴出口旋转比等于1左右时,流量过小或过大都会导致接受孔处熵增变大。  相似文献   
89.
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涡轮叶片损伤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红外热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手段,具有高效率、无污染、易操作等特点,适合用于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因此在叶片类薄壁零件损伤评价方面有一定优势。当前基于主动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的高温涡轮叶片损伤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热障涂层厚度检测、涂层脱粘检测、涂层界面处热生长氧化物检测以及叶片基体疲劳裂纹检测4个方面。但现有研究仍然面临热激励理论不完善、红外热像仪识别精度不够高以及热图处理方法有待改进等主要问题和困难。随着这些理论问题和技术困难的解决,主动红外热像技术呈现出人工识别缺陷向自动识别发展、定性检测向定量检测发展的趋势。总体而言,该技术未来在涡轮叶片损伤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0.
张帅  张强波  董江  文敏 《推进技术》2022,43(2):331-340
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子在高压比、高转速、高负荷的级环境中工作时,存在叶片固体域与流体域之间强烈的耦合作用。针对风扇工作中的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基于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风扇叶片的结构特性进行模拟,研究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前后叶片结构特性的变化。通过风扇转子加减速试验测量叶片表面测点应力变化,并将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后叶片表面的受力情况变化较大,导致叶片表面的应力与变形分布产生较大的变化;仅考虑离心力作用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应力值与试验测量值误差最大达到50%,而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计算值误差在10%左右;考虑叶片流固耦合效应得到的应力分布更满足实际工程应力与强度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