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339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1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基于先锋氢点火和双凹腔火焰稳定的煤油超声速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锋氢火焰点火方式和串联双凹腔火焰稳定机制,开展了模拟飞行马赫数4.0纯净空气条件下液态煤油燃料超声速点火、火焰稳定和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典型的燃烧室进口来流状态为马赫数2.0,总温约815K,总压700~800kPa。试验中上游凹腔采用喷油/点火一体化设计并几何结构保持恒定,分别研究了下游凹腔深度10mm,12.5mm和15mm时对煤油超声速点火、火焰稳定和燃烧特性的影响;此外,通过串联双凹腔沿轴向后移及间距拉大,研究了其对煤油超声速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先锋氢辅以火花塞点火方式可以可靠实现煤油燃料超声速点火,并最终实现自持稳定燃烧。(2)下游凹腔起到了很好的火焰稳定器作用,增大凹腔深度可以有效地增强火焰稳定性能,同时扩展火焰稳定的油气比范围。(3)双凹腔后移使得主燃烧区向下游移动,在相同油气比条件下有效缓解燃烧诱导压升对上游隔离段的扰动。  相似文献   
512.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喉部结构的实际工况,取样并设计试验,采用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碳/碳与模压石棉/酚醛材料间的热摩擦系数,总结了这两类材料间的摩擦系数随温度、接触载荷及摩擦速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碳/碳与模压石棉/酚醛材料间的热摩擦系数随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单调下降趋势;含胶层的两材料组件间摩擦系数明显高于无胶层组件间摩擦系数;温度一定条件下,载荷增加使得摩擦系数小幅降低;随着摩擦速度的提高,摩擦系数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513.
IHPTET计划的先进项目管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IHPTET计划于1988年正式开始至2005年结束,是迄今为止美国最为成功的预研计划。在该计划开展的18年期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IHPTET计划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该计划实施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GOTChA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GOTChA项目管理方法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具有先进性、严密逻辑性和通用性。本文从概念、制定准则以及具体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主要特点。GOTChA项目管理方法对于预研计划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14.
利用模糊多目标评价方法,结合专家经验,构建工学结合课程质量的数学模型,在对工学结合课程质量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之上,开展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15.
舒适性是民用飞机的重要要求,座舱气流组织设计是否合理对乘员舒适性和健康性有直接影响。现在最常见和可靠的预测、设计和分析民用飞机座舱舱内气流组织的方法分别是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描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用大量CFD模拟配合有限的模拟舱实验被证明是国际上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最快速的研发手段。  相似文献   
516.
钝体燃烧器中心射流火焰不稳性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设计火焰更加稳定的燃烧器,需要对导致火焰不稳定的机理开展研究.通过在钝体外侧通环形空气流,中心通燃料得到钝体稳燃非预混火焰.借助平面激光测速仪、增强型光电耦合器等测量手段,对两类不稳定火焰——不稳定脱离火焰和分离闪烁火焰的流动和反应区分布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导致两类不稳定火焰机理.结果发现,中心燃料和空气雷诺数的相对大小不同的情况,进入回流区内的燃料量的差异,是导致出现不同不稳定火焰模态的重要机制.因此为了得到稳定的钝体燃烧器中心射流火焰,需要合理安排流场使得回流区内燃料浓度合理.  相似文献   
517.
正在兴建的2.4m风洞是一座增压回流引射式跨声速风洞。试验段截面尺寸2.4m×2.4m,M=0.5(0.3)~1.2,1.4(1.8),工作压力最高可达4.5×105Pa。风洞由多喷嘴中压气体引射器驱动。稳定段工作压力由位于风洞主排气系统中的四个主排气阀控制。气流M数分别由栅指或驻室抽气系统控制。精度可达△M=0.002。吹风耗气量仅为相同尺寸的下吹式风洞的1/4。该风洞是发展我国载人飞船、新型歼击机及大型运输机等航空航天飞行器必不可少的重要配套试验设备。本文对风洞总体性能及技术方案的构思和风洞设计特点等方面内容作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518.
采用测温系统测量微型风冷空压机缸壁温度场的分布,在不同冷却风速、压比及散热片高度条件下对缸壁温度及排气量、功率进行了测量,分析不同散热片高度对缸壁温度场、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对实验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总结了缸壁平均温度随压比、进行温度和活塞行程变化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19.
板壳组合结构在随机面分布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MSC/NASTRAN软件完成了板壳组合结构在随机面分布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研究,并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在确定载荷、建立动力计算模型和模态阻尼比取值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典型点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近,误差低于15%。  相似文献   
520.
试飞科目的最优排序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试飞科目间总的过渡耗油、耗时最省为性能指标,在建立过渡耗油、耗时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旅行推销员”问题的EASTMAN解法及最近相邻点启发性解法两种方法对试飞科目的最优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EASTMAN解法适用于起点和终点为同一科目的问题,最近相邻点启发性解法则是一种适用于开环问题的工程解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安排试飞科目次序,可节省试飞耗油,耗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