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81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首先分析了进气道等效圆波导中发动机等效“半球+ 平面扇形金属叶片”终端的不连续性,根据电磁场互易定理和物理光学法( P O) 计算了这种终端的反射系数;然后利用“传输模式叠加法”计算了进气道的雷达散截面( R C S)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优于文献给出的计算结果。这种方法采用模式迭加求和,避免了普通模式法需进行大型矩阵计算以及对计算机内存的过高要求。  相似文献   
82.
高斯粗糙表面电磁散射的曲率修正双尺度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传统双尺度法分析粗糙表面电磁散射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尺度切平面的曲率修正。给出了小入射角时改进双尺度法的计算模型。采用传统微扰法和基于圆柱曲面修正的微扰法,计算了实际粗糙面掠入射时的后向散射系数,并与有关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中、小入射角及掠入射条件下,基于曲率修正双尺度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均较为相近,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83.
增强飞行器角闪烁的方法—一种新的飞行器隐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任意截面缝隙加载理想导体柱电磁散射的一般数学模型,获得对缩比模型的理论计算与测量数据较好的一致性。在谐振频率区内对实际模型测量分析表明,利用多背接腔缝隙加载,可以实现较大姿态角范围内后向雷达散射戴面的减缩,并同时产生目标角闪烁线偏差有强烈增强,这是一种新的飞行器隐身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4.
卫星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卫星上电子地器件多的特点,对气象卫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着重对卫星接地搭接、电磁屏蔽和电缆布线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针对上述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实施要求。经卫星在轨飞行验证,对FY-1C所进行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5.
详细介绍了电磁干扰测量系统的重要性能及误差分析,重点介绍在考虑了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系统本身的误差分析及误差合成,给出了用本系统测量干扰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6.
弱电系统中的接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弱电系统的接地以工作接地为主,目的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保证弱电系统中设备稳定、可靠工作。分析电磁杂波干扰的产生、传输过程极其相关事例,可以得出防止杂波干扰的基本方法。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提出是必然的。ZSRG和SRPP是防止电磁杂波干扰、使弱电系统具备电磁兼容性的有效接地技术。  相似文献   
87.
二维周期渐变微波吸收体由金属基体和涂敷有耗介质构成。有耗介质的厚度、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影响吸收体电磁散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些参数对吸收体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根据吸收体的二维周期性结构特点,把分析介质参数对吸收体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影响简化成分析介质参数对涂敷导体二面角RCS的影响。利用矩量法给出涂敷导体二面角的RCS随介质参数变化的计算例子,并结合天线阵列技术算出最佳介质厚度时吸收体的RCS。  相似文献   
88.
系统电磁兼容技术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电磁兼容问题已成为飞行器等大型复杂系统全寿命周期中必须面对的客观问题。如果解决不当,不仅带来大量研制经费的浪费,同时还将导致系统从根本上丧失使用能力。系统电磁兼容问题不同于设备分系统电磁兼容问题,无论是在分析方法、设计方法、试验方法方面,均为系统工程问题。重点围绕航空飞行器研制中的电磁兼容问题,介绍一种全新的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方法:飞机整机电磁兼容精确化协同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有效实现了从飞机总体角度进行全机电磁兼容性设计和从飞机顶层高度提出全机电磁兼容量化指标要求。该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全机电磁兼容问题在过程中得到管理和控制,并且实现了飞机全机电磁兼容设计的一次性成功,从电磁兼容角度保证了飞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9.
杨晔  张春艳  牛岩 《宇航计测技术》2013,33(5):31-33,56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其它设备产生影响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即电磁干扰度(EMI);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度(EMS)。本文描述符合《GJB 152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要求的"RE102 10kHz^40GHz电场辐射发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0.
GNSS-Reflectometry (GNSS-R) is a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which performs bistatic measurements of the earth surface scattering.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of the specular scattering coefficient of a forested area, with the aim of demonstrating the potentiality of GNSS-R in monitoring forest biomass. The study is performed by means of an electromagnetic model developed in the past years and tested over several vegetation covered sites in its active and passive version. Here, after show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model results and measurements over a forest site in the monostatic configuration, and after summarizing other previous validations, the extension to the specular configuration, typical of GNSS-R systems, will be presented. Namely,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at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received power in the specular configuration to some soil and forest parameters is sh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