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航空   1072篇
航天技术   101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3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71.
针对等离子涂层涡轮导向叶片材料的变形特点,引入了粘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了涂层高温氧化实验、带涂层构件热疲劳实验及有限元模拟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建立了可以体现氧化损伤与热疲劳损伤耦合效应的寿命预测模型.计算分析了带涂层涡轮导向叶片的稳态温度场、涂层隔热效果和基于宏观尺度的应力应变场,研究了宏、细观有限元计算结果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等效系数的方法,对涡轮导向叶片表面涂层的热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寿命预测结果合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72.
等离子涂层热疲劳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了等离子涂层构件热疲劳实验研究,对失效过程及失效模式进行考察,分析了对失效起主导作用的应力分量.针对陶瓷层材料引入粘塑性本构模型,对涂层的热疲劳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表明,氧化层厚度为2 μm时,陶瓷层波峰位置容易萌生Ⅰ型横向裂纹,界面中部偏上位置容易萌生Ⅱ型横向裂纹;氧化层厚度为8 μm时,陶瓷层内部法向应力主导横向裂纹的扩展;不同厚度的氧化层内部将形成较高的应变能密度.给出了等离子涂层内部裂纹形成过程及机理.   相似文献   
973.
现代航空发动机的推力与其每个零件的表面质量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为了改善零件的抗腐蚀和抗摩擦磨损性能,对于高频率使用的框类、壳体类、盘环类及涡轮叶片等,均在其表面喷涂一层特殊的等离子涂层.作为例行检查和维修工作的一部分,涂层需要定期更新,旧的涂层就需要去除.去除旧的涂层,通常采用化学液体去除方法,但是该方法可能对零件造成损伤,而且加工效率低,特别是在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74.
羽流污染对某型号卫星热控涂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以某卫星热控涂层的污染研究为目的,针对20N轨控推力器,在推力器羽流流场模拟的基础上,结合污染沉积过程模拟,计算获得了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热控涂层表面的污染沉积膜的厚度,分析了热控涂层太阳吸收率的退化情况。  相似文献   
975.
针对飞机内部典型结构的局部腐蚀环境进行了加速腐蚀环境及加速腐蚀试验力法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飞机内部结构重腐蚀区涂层的加速试验环境谱。为了综合评定AV30脱水防腐涂料对飞机内部典型结构的防腐性能,选择了2种现役涂料与其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现役飞机涂料相比,AV30的抗环境腐蚀性良好,通过对几种涂层绝缘电阻值随加速试验周期变化关系的深入研究,得到了绝缘电阻值与加速腐蚀周期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加速当量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概括总结了轻质材料铁合金连接结构涂以的腐蚀失效特点。  相似文献   
976.
刘峰  杨根仓  郭学锋 《航空学报》2001,22(4):321-325
以 Si O2 玻璃粉、分析纯 Zr O2 粉为粉料,分析纯 C2 H5OH,Zr OCl2 · 8H2 O,去离子 H2 O与分析纯Si(OC2 H5) 4按 4∶ 0.1 1∶ 3∶ 1的摩尔比配制的前驱液经 3 5℃,1 80 min水解 -聚合反应后形成的 Si O2 -Zr O2溶胶为粘结剂,H3 BO3 为软化剂,用熔模制壳技术在壳型内壁制备了 Si-Zr-B基底涂层。利用溶胶 -凝胶原理,以 Si O2 -Zr O2 溶胶中加入 H3 BO3 形成的 Si O2 -Zr O2 -B2 O3 溶胶为原料,经浸涂 -分级热处理和 80 0℃玻璃化热处理后,在基底涂层表面制备了适宜厚度的同成分玻璃薄膜涂层。将涂层在 1 5 0 0℃保温 3 0 min后,XRD结果表明,涂层的析晶量仅为 1 %~ 3 %,具有很高的高温结构稳定性。过冷实验表明,DD3单晶高温合金可在该 Si-Zr-B涂层壳型内获得最大 1 4 0 K过冷度,完全可以实现深过冷快速凝固,证明 Si-Zr-B涂层具有良好的非催化形核惰性。  相似文献   
977.
热障涂层热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是热障涂层氧化和热疲劳寿命研究工作的第二部分,在前面已开展涂层氧化和热疲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等离子、EB-PVD两种类型的涂层,建立涂层的寿命预测模型。由于这部分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着眼点放在模型建立及校核的方法研究上。主要工作包括涂层热疲劳寿命模型研究、寿命模型参数的提取、寿命关键部位的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方法等方面。整个研究完整地给出涂层寿命分析的整个过程和方法。并通过两类涂层的热疲劳寿命试验结果,验证和校核寿命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8.
在高温蠕变环境中的热障涂层失效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制备的由NiCoCrAlY粘结层和YSZ(YttriaStabilizedZirconia)陶瓷层组成的双层结构热障涂层,采用标准高温蠕变试验方法,研究了在高温、恒定外载荷作用下热障涂层中各层的形貌变化及裂纹的萌生、扩展,并探讨了涂层的失效过程和机理。垂直于试样轴向的断面观察表明,涂层在外力作用下氧化200h后层间裂纹非常明显,但几乎不发生在热氧化层(TGO)内,而是发生在陶瓷层与TGO层、TGO与粘结层之间,尤其发生在TGO与陶瓷柱状晶之间的等轴晶处。这种层间裂纹是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合金基体和粘结层发生径向收缩,而陶瓷层和TGO层的应变容限无法满足径向收缩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79.
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连续变温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出不同成分配制的原位自生镍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涂层表面质量良好。涂层在连续变温条件下高温氧化动力学分析表明,涂层成分不同时,稳定氧化阶段持续时间及剧烈氧化速度均有一定差异。此外,不同成分涂层高温氧化后,氧化层表面形貌、质量及氧化物尺寸、分布均有差别。总体来看,激光熔覆表面处理大大提高了材料表面的高温氧化抗力。  相似文献   
980.
平流层,中间层,低热层大气加热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计算了平流层、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中各种光化过程的加热率与大气的冷却率,并且给出了20—140km的大气净加热率的昼夜变化特征.为大气潮汐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