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航空   483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2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51.
陈正  崔祜涛  田阳  黄翔宇 《宇航学报》2022,43(1):91-102
针对天问一号着陆器的进入、下降与着陆(EDL)过程,考虑伞降动态特性,建立包含大底与背罩分离过程的EDL全过程高保真仿真模型.对着陆器跨越高超声速到亚声速的飞行过程,特别是伞降过程中降落伞、着陆器、大底、背罩的相互作用进行建模,建立了着陆器六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模型、降落伞-着陆器(背罩)组合体模型、大底(背罩)-着陆器组...  相似文献   
852.
以往对动态规划法检测小目标算法的研究存在对中途入场和出场目标检测能力弱的问题 ,而且多数停留在对仿真图像的实验上,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将动态规划算法应 用于空间小目标检测,并从三方面对其进行改进:第一,针对工程应用中人为增加光学散焦 导致目标信息丢失的问题,对递归方程进行修改,提高目标能量累积效率;第二,将各个速 度平面分别计算修改为速度更新,减少计算量;第三,增加对入场和出场目标的处理,克服 不能有效检测中途入场和出场目标的问题。实摄序列图像对比实验显示,该方法能够提高动 态规划算法的检测效率,有效检测入场小目标。
  相似文献   
853.
导弹质量矩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质量矩技术是近年来导弹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是通过调整弹体内部活动质 量块的状态来实现导弹机动飞行的。与传统的气动舵控制方式相比,它具有响应快、气动外 形简单、无舵面烧蚀问题等优点,在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述了质量矩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领域,回顾了导弹质量矩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总体 布局、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质量矩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当 前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54.
复合固体推进剂拉伸/压缩性能对比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药柱受压状态的模量参数,开展了推进剂压缩性能的探索测试。参照拉伸标准试件,进行了压缩试件尺寸的设计与调试,通过不同高度试件的测试结果及破坏形貌分析,确定了试件尺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应变下的推进剂拉/压对比测试。相同应变率下,压缩模量较拉伸模量高,压缩模量随压缩速度的变化规律与拉伸模量一致,随着速度的提高,模量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855.
谢红卫  闫志强  蒋英杰  宫二玲 《宇航学报》2010,31(11):2427-2437
随着装备性能的提高和试验过程的复杂化,变动统计问题逐渐成为装备试验评估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融合不同阶段、不同来源的异总体试验数据对产品研制、生产、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过程进行恰当的建模与评估。首先分析了变动统计问题的主要特征,并简要回顾了变动统计问题在装备质量与性能指标评估领域中的研究历程。针对变动统计问题所面临的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通过与其他几个相关研究领域的比较,提出了变动统计的基本内涵。最后,归纳提出了基本的变动统计方法:基于约束关系的多总体融合估计、基于线性模型的变动总体建模与预测和基于Bayes方法的多源验前信息融合,并对各类方法的特点与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856.
大型空间机械臂关节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博  于登云  孙京 《宇航学报》2010,31(11):2448-2455
关节是空间机械臂的核心部件,是保证空间机械臂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为全面反映大型空间机械臂关节的动力学特性并从细节之处优化关节设计,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综合考虑轮齿柔性、啮合阻尼、齿侧间隙、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的细化关节动力学模型。模型中采用一种基于tanh的连续函数对传统分段线性间隙函数进行近似,从而降低了模型的求解难度。研究了各级齿轮精度、关节转速和负载对关节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三级齿轮的精度变化会影响关节转速波动的振幅并分别影响高、中、低频特性;转速的增加将提高振动频率和幅值;力矩负载的增大会使关节转速波动幅值显著增大,且在满载时,所有的高阶频率都得到明显激励;惯性负载的增大会减小转速波动,并将能量集中在中频上。
  相似文献   
857.
月球着陆器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峻麟  聂宏  陈金宝  李立春  汪岸柳 《宇航学报》2010,31(11):2456-2464
针对传统月球着陆器着陆冲击分析方法未能准确考虑结构柔性对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瞬态动力学的着陆器有效载荷着陆冲击响应分析方法。以某型月球着陆器为对象,取其搭载的月球车为研究的有效载荷,建立月球着陆器着陆冲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及方法;进而分析了3种工况下月球车的着陆冲击响应,并研究了着陆器机体及着陆腿结构柔性对其着陆冲击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之传统着陆冲击分析方法可更为准确的分析有效载荷的着陆冲击响应;着陆器机体和着陆腿结构弹性均能起到减缓月球车着陆冲击响应的作用,其减缓效果分别为0.54g和0.52g,而二者共同作用的减缓效果更是达到了1.54g;着陆腿弹性对所有有效载荷的着陆冲击响应均有减缓作用,但机体结构柔性的减缓作用对其他有效载荷是否适用则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58.
设计一个各向同性、高精度、满足给定负载特性的Stewart并联机构,满足精密跟瞄机构的精密指向、振动隔离及抑制性能仍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各向同性标准Stewart并联机构对负载的约束条件极为苛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具有容错特性的一类广义Stewart并联机构,定义动态各向同性概念及指标,考虑负载质量几何特性,推导了动态各向同性描述及条件的解析数学形式.将局部动态各向同性与全域工作空间灵活性好、满足运动能力和无构件干涉等目标相综合,建立了精密跟瞄广义Stewart并联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广义Stewart并联机构能够放松各向同性时对负载的条件约束,设计方法优化并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9.
姿态对地指向不断变化成像时的偏流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东  杨芳  赵键 《宇航学报》2012,33(10):1544-1551
 针对敏捷卫星在三轴姿态机动过程中同时进行推扫成像的偏流角问题,基于线阵TDICCD推扫成像原理,分析了动态成像过程中的偏流原理,通过速度矢量法推导出动态成像方式下的偏流角数学解析表达式。数值仿真分析表明:当相机推扫速度方向与星下点速度方向的夹角η为0°(沿航迹方向推扫成像)或180°(沿航迹反方向推扫成像),偏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数值较小;当夹角为0°<η<180°时,偏流是地球自转和轨道运动共同产生的,偏流角数值较大;当夹角η=90°(垂直于航迹方向推扫成像)时,偏流角随地理纬度的增大而增大。基于以上结论,采用姿态偏航控制对偏流角进行调整,可以实现在三轴姿态机动过程中开启光学有效载荷进行推扫成像的动态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860.
介绍了微波成像仪扫描运动方式,分析了微波成像仪扫描运动及对卫星姿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微波成像仪扫描运动稳定性控制中天线静平衡、天线展开到位精度、转动体动平衡和整体动平衡状态的控制方法。给出了微波成像仪扫描平衡状态及在轨验证效果。结果表明:微波成像仪动平衡控制有效,达到了预期的姿态稳定性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