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航空   881篇
航天技术   182篇
综合类   174篇
航天   2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71.
设计制作了两种布局形式的压电式合成射流致动器, 采用热线风速仪在静止环境下对长方形喷口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致动器喷口法向喷出最大速度可达到21.32 m/s.开展了基于合成射流技术的翼型分离流动主动控制实验, 致动器采用倾斜喷出时速度为10 m/s量级, 有效推迟了翼型表面流动的分离, 改善了翼型的失速特性, 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1.36%, 失速迎角增加3°.与此同时发现动量系数达到10-3量级时分离流动主动控制效果显著, 动量系数小于10-4量级分离流动控制将几乎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972.
采用了一种新型驱动结构,半钹形压电金属复合结构,以提高合成射流驱动器出口射流速度,增强其流场主动控制能力。研究了3种半钹形隔膜及一种传统平板形驱动隔膜的合成射流驱动器,分别对其频率响应特性、射流时均速度沿出口中心线方向以及出口两侧的分布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半钹形隔膜驱动器的出口射流时均速度比平板形驱动器分别提高了51%,26%和48%。此外,还研究了半钹形驱动器的腔体结构特征尺寸对出口射流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驱动器腔体结构特征尺寸存在着优化组合,使得出口射流速度更大,而且沿出口中心线方向上的速度衰减降低。  相似文献   
973.
基于输出预测的姿控发动机控制律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贺风华  马克茂  姚郁 《航空学报》2009,30(6):1131-1137
针对带有侧向喷流姿控发动机和尾部气动舵的导弹,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简化;考虑到侧向过载输出响应快速性的要求,采用侧向喷流发动机提供姿态控制力矩快速建立过载。基于侧向喷流发动机的工作特点,采用Fliess展式得到侧向过载输出的预测和侧向喷流发动机推力放大因子的估计,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侧向喷流发动机为执行机构的姿态控制律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对侧向过载的快速跟踪。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4.
针对传统高分辨和宽测绘带以及高信噪比和宽测绘带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脉内扫描面阵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的二维空域联合处理算法实现高信噪比、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文中首先建立脉内扫描面阵SAR系统模型,该系统采用低脉冲重复频率(PRF)获得宽测绘带信息,同时利用脉内扫描方式获得高信噪比的回波信号。对于低PRF采样宽多普勒谱(对应方位高分辨)引起的多普勒模糊以及脉内扫描引起的距离模糊,提出一种二维空域联合处理算法解距离和多普勒模糊,并且详细地分析了地形高度变化对解模糊算法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5.
再入飞行器鼻锥逆向喷流对流场及气动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宜生  刘伟强 《航空学报》2010,31(8):1552-1557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逆向喷流热防护系统对降低再入飞行器鼻锥物面热流的效果,获得了流场参数,回流再附点位置,物面压力分布以及热流分布。分析了逆向喷流对降低物面热流的物理机理,喷流通过与来流相互作用形成马赫盘,将来流导流到四周,不与物面直接作用形成气动加热,同时喷流回流形成低温区,降低物面与接触气体的温差,进而降低了物面热流。随着总压比率增大,这种效果越明显,气动加热越轻。为更合理分析喷流强度对流场及传热量的影响,将总压比率和流量相结合,提出了新的参数R PA。分析该参数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不同的流量与总压比率组合成相同的参数R PA,可以实现相同的激波位置、再附点位置、表面热流峰值位置和总传热量。这说明该参数可用于表征喷流强度,用以分析喷流对流场及传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6.
为揭示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气流加速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对静止空气条件下的诱导气流速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启动瞬间形成启动涡,随即旋涡向下游运动并最终演化为近壁面射流;激励电压增大时,诱导气流速度增大,近壁面射流的射程增加;激励频率增大时,诱导气流速度变化不明显;多组电极激励器诱导的气流速度周期性地先增大后减小,并且诱导气流加速的效果沿流向方向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77.
超临界航空煤油喷射的射流结构及相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RP-3航空煤油喷射到静止常温常压大气环境中的近场射流结构及喷口附近的射流相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煤油喷射到静止大气环境中后会经历类似于理想气体不完全膨胀的过程,会在喷嘴下游产生马赫盘等激波结构,马赫盘的位置随喷射压力的提高而增大,而喷射温度对马赫盘位置几乎没有影响.当喷射温度较高时,超临界煤油在喷嘴出口处直接进入气相区,没有凝结现象发生.而煤油的喷射温度接近临界温度时,超临界煤油会在喷嘴内部及出口处发生局部凝结,进入气液两相区.   相似文献   
978.
利用试验方法研究合成射流激励器对喷管气流矢量控制的作用效果,证明在恰当条件下喷管气流矢量角可改变30°.试验结果证实,喷管射流角度的改变不但与激励器工作参数和喷管流动速度、流量相关,同时还与激励器工作时产生的向下游迁移的"涡对"对周围流体"卷吸"形成的低压卷吸场有关,并与卷吸涡对与主流自由剪切层之间的耦合作用有着密切联系.以上可以认为是喷管矢量受控的机理.   相似文献   
979.
采用3阶WENO方法计算了大气层内带有侧向喷流的超音速导弹非定常绕流流场.计算显示了在6 km高度、Ma=2的条件下喷流放大因子小于1.在最初的1 ms内,喷流放大因子急剧变化,形成一个大于1的峰值,在随后的3~4 ms内流场趋于稳定.喷流引起的压心变化在前2 ms相对质心前移,随后又向后移动到接近质心的位置并趋于稳定.由压强分布得到,喷流启动4~5 ms后,流场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80.
电弧喷射推力器内部工作过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电弧喷射推力器及其内部工作过程特性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内部工作过程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有关实验与理论研究作了概述。电弧喷射推力器内部流动具有过程复杂剧烈,空间狭小,非平衡性强烈等特点。目前在实验上,采用气动方法、静电方法、光谱方法以及激光方法等获得了内部及外部(羽流)流动过程的多种综合参数和流场参数;理论上已建立了能初步反映化学不平衡、热力学不平衡等较为复杂物理过程的数值模型,为全面认识电弧喷射推力器内部工作过程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