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279篇
航空   1335篇
航天技术   370篇
综合类   151篇
航天   4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车载惯导系统快速性、机动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里程计组合车载惯导系统行进中的初始对准方案。详细推导了行进间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方程、里程计速度误差方程。利用正交向量法完成在振动基座下惯导系统的粗对准;在粗对准的基础上,利用Kalman滤波技术完成车辆行进过程中的精对准。根据不同状态提出不同的数据预处理方式以提高对准精度。验证表明不需要对载体提出任何机动要求,10分钟内完成初始对准,方位对准精度达到3角分。  相似文献   
72.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过程中的大失准角情况,建立了基于欧拉平台误差角概念的捷联惯导系统(SINS)非线性误差模型,对于具有加性噪声的动态方程,当状态方程为非线性而观测方程为线性时,将一种简化的UKF滤波方法运用到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中,并在静基座下对捷联惯导系统大失准角初始对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失准角的增大,简化的UKF比EKF估计精度更高,是一种在进行捷联惯导系统大失准角条件下的初始对准时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3.
杨薇  孙冰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9):2015-2020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液膜再生复合冷却进行了算法研究.综合考虑了发动机内部化学反应、蒸发、卷吸、对流、导热、辐射等因素,将冷却液膜分为显热区、潜热区及气膜区三个区域进行了计算.推导了液膜长度和厚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液膜再生复合冷却效率及各因素对液膜传热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①液膜入口质量流量越大,液膜区长度越长,冷却效率越高,复合冷却效率可维持在0.57以上.②高温燃烧室内膜的液体段长度很短,在液膜存在区域内冷却效率高达0.9.③液膜消失后,头部冷却液膜的设计仍对室壁起了很好的冷却保护作用,低温边区一直延伸至出口.④液膜吸收的显热和液膜蒸发吸收的热量及高温燃气与膜间的对流在液膜区内起了主要作用,而卷吸造成的质量损失及传热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74.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带肋回转通道壁面的换热特性.用瞬态液晶测量方法测量了整个叶片内部三个通道的全表面换热分布.研究了不同的气流雷诺数情况下和三个出口不同的出流比情况下对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出流比情况下,通道的平均努塞尔数随着入口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当进口雷诺数一定的情况下,三个出口出流比例为0%, 75%和 25%时整个通道的平均换热最强;在弯道处布置放射状的肋片,能够非常好地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75.
非交错网格求解传热及流体流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严泽想  陶智 《推进技术》1997,18(5):73-77
在非交错网格系统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控制容积为基础的有限差分方法,来求解传热及流体流动问题。为了避免压力棋盘问题,压力梯度采用偏迎风压力离散格式进行处理,以保持压力-速度的耦合。利用本算法对数值传热的典型问题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交错网格的PHOENICS通用程序所得结果相比较,二者吻合甚好。  相似文献   
76.
蔡显新 《航空学报》1992,13(1):64-70
本文介绍了计算旋转薄壳自由振动的一种传递矩阵法。以计算截锥壳振动的传递矩阵公式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变换,进一步对一般旋转薄壳结构的固有频率及振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7.
高超音速后掠激波与边界层干扰流场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世芬  王宇  刘鹏 《航空学报》1993,14(9):449-454
应用表面油流和液晶温度显示、表面热流率和压力测量四种测试技术,在Ma_∞=7.8、单位长度雷诺数尺Re_∞=3.5×10~7/m条件下,研究了30°迎角尖前缘翼面诱导激波和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场特性。结果表明:表面流动是准锥型,在强相互作用下,流动发生了二次分离和再附,导致表面油流线的流向角、温度、热流率和压力分布均出现明显的凹坑。  相似文献   
78.
惯性导航系统各种传递对准方法讨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俞济祥 《航空学报》1988,9(5):211-217
 本文按对准基本原理将惯性导航系统各种传递对准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可称为计算参数匹配法,它包括速度匹配和位置匹配;另一类可称为测量参数匹配法,它包括加速度匹配、姿态匹配和角速度匹配。文中详细讨论了这两类方法的性质,指出:计算参数匹配法类似静基座自对准和空间率对准,在载体无机动动作时对准时间较长。测量参数匹配法对准时间短,但受载体挠性变形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79.
用铂膜电阻温度计测量了前向台阶诱导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流场中的表面热流率脉动。试验条件是:自由流马赫数为7.8,单位长度雷诺数为3.5×10~7米~(-1)。给出相互作用区平均热流率和脉动热流率分布。结果表明:在激波诱导的高超音速湍流分离流中,激波结构是不稳定的,产生一个间歇区域。在间歇区中,表面平均热流率由未扰动湍流边界层的热流信号和低频高幅热流脉动迭加而成,出现一个极大值。相互作用愈强,愈大,间歇区域愈长。  相似文献   
80.
 本文简要总结了管内振荡流体强化换热的重要成果。对分析解,数值结果和量纲分析进行了归纳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讨论了强化换热的机理,认为有效导热面积和温度梯度的增加是强化换热的主要原因。这种强化传热技术在宇航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有其广阔的远大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