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90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为解决复杂飞行环境下由于机翼的挠曲变形等因素导致分布式传递对准的精度下降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27维状态变量传递对准模型的新型联邦自适应滤波算法。首先,子滤波器采用基于R和P自适应更新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并结合27维传递对准模型进行单点传递对准。然后,主滤波器采用基于误差协方差矩阵的原则,对多个子滤波器的冗余信息和信息权重进行信息融合以及自适应分配。基于实际飞行数据的半物理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布式传递对准的稳定性和精度,姿态估计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动态杆臂以及航向角估计精度分别提高了61.54%和42.35%。  相似文献   
252.
从系统性能优化角度出发,提出分布式航天器应用系统编队优化设计一般方法,将其概括为求解一个优化问题。根据系统任务要求,建立通用目标函数,用性能指标的加权和来表示;选取优化问题的决策变量,用编队设计变量的矢量组合表示;以基线矢量过渡,建立性能指标与编队卫星设计变量的关系,进而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与决策变量的关系,得到完整的优化问题描述;采用遗传算法求解。针对主星带辅星群体制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系统进行仿真编队优化设计,并与干涉车轮和钟摆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53.
陈宏  郑军 《上海航天》2007,24(2):21-24,46
根据航天器相对运动的C-W-Hill方程建立的动态模型,以及基于无线电测量方案建立的相对距离观测模型,提出了一种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确定分布式航天器相对轨道的方法。用STK、Matlab软件进行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确定分布式航天器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所获解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54.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帅平  曲广吉 《宇航学报》2005,26(6):768-772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面测控站的布设数量,减少地面站至卫星的信息注入次数,降低系统维持费用,实时监测导航信息的完好性,增强系统的生存能力。卫星时间同步是实现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星载原子时钟的频率稳定性能直接影响着卫星时间同步精度。本文基于星载原子时钟频率稳定性的Allan方差表达,建立系统状态方程,并以星间双向测量伪距差作为基本观测量,组成系统测量方程。从而,可以设计适用于导航星座卫星时间同步的Kalman滤波算法。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滤波处理星间双向测距数据,不断地更新卫星时钟参数,能够实现星座卫星自主高精度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255.
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three-dimensional (3D) cooperative guidance approach by the receding horizon control (RHC) technique. The objective is to coordinate the impact time of a group of interceptor missiles against the stationary target. The framework of a distributed RHC scheme is developed, in which each interceptor missile is assigned its own finite-horizo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HOCP) and only shares the information with its neighbors. The solution of the local FHOCP is obtained by the constrain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method tha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distributed RHC framework with enhanced equality and inequality con-straint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guidance approach is feasible to imple-ment the cooperative engagement with satisfied accuracy of target capture. Finally, th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distributed RHC scheme is discuss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SO parameters, con-trol update period and prediction horizon.  相似文献   
256.
文章将 Nussbaum增益控制引入分数阶混沌系统,解决了分数阶混沌系统在存在控制方向未知情况下的同步控制问题。首先,选取了一类稳定的分数阶积分滑模面。然后,结合整数阶 Nussbaum增益控制方法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 Nussbaum增益同步控制器。最后,作为例子,实现了分数阶 Chen系统和分数阶 R.ssler系统在控制系数未知时的混沌同步控制,数值仿真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7.
分布传递函数方法的梁杆几何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坐标的、适用于梁大变形分析的传递函数方法,在本方法中,一个复杂系统被分为若干一维子系统,各子系统根据梁的有限变形理论进行推导,推导中把轴力看作子系统的参数,引入状态向量后,可以将子系统的控制方程改写为含参状态空间的形式,然后利用传递函数方法求解,系统的合成借鉴了有限元的处理方法,引入了动坐标关系,使方法可以用于对大变形的分析。文后给出了算例表明本文方法有很高的精度和很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258.
基于时钟同步的航空发动机分布式试验测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基于NTP协议的时钟同步方法和主从服务器方式的时钟同步实现策略,研究了基于时钟同步的航空发动机分布式试验测控系统的层次结构与系统集成,并在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台多前端测控系统试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9.
分布式SAR相位同步误差的影响分析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位同步是分布式SAR系统必须考虑的突出问题之一。建立了双向脉冲交换相位同步全数字仿真模型,仿真得到相位同步误差信号。基于全数字仿真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相位同步误差对InSAR测高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地面半实物仿真试验得到实际分布式SAR系统相位同步误差及其对InSAR测高的影响,实测相位同步误差标准差为2.6度,引起的InSAR相对测高精度损失在厘米量级;并且半实物试验结果与全数字试验结果一致,表明了相位同步方案及其影响分析的正确性。本文工作对分布式SAR相位同步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0.
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仿真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的要求,提出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编队小卫星星 间通信系统仿真平台。首先对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进行TTDPN(T\|Timed Discrete Pe tri Net,TTDPN)建模,并建立该模型与分布式仿真平台间的映射。根据该映射关系设计编 队小卫星星间通信仿真平台的逻辑结构和数据流,搭建分布式编队小卫星星间通信系统仿真 平台。联合空间环境、姿态和轨道等分系统,重点对星间通信系统中信道编译码模块和扩频 解扩模块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etri网的分布式编队小卫星星 间通信系统仿真平台能够显著缩短仿真时间,提高仿真精度和仿真结果的置信度,提高通信 系统中模块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