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87篇 |
航天技术 | 199篇 |
综合类 | 11篇 |
航天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研究了在已知最大定位误差的情况下时,如何对基本点特征松弛匹配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匹配性能。基本思想是利用已知的最大定位误差,确定两点对的最小匹配度量,从而减小虚假特征点对匹配结果的影响。采用针对模拟图像及实际卫片航片图像对的实验,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已知最大定位误差的情况下,该改进方法比基本点特征松弛匹配算法具有更好的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402.
研究了应用于铁路、内河水运等领域的分布式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方法。定位方法 采用多站差分方式,分析了多站差分的误差特性、单参考站电离层和对流层误差,提出了基 于伪距修正值投影的多站差分区域导航系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差分系统 用户与地面站的距离增加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增加定位精度,同时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覆 盖效率。 相似文献
403.
由于干扰因素的影响,飞行器再入时会产生±5°的初始攻角,这种攻角产生的升力不仅随攻角的收敛而变小,而且随飞行器的自旋而改变方向,从而使飞行器沿螺旋状弹道再入,最终造成落点误差,文中将转子动力学理论用于旋转飞行器的再入运动分析,通过对进动角与升力的耦合计算,得出了飞行器的平均落点误差,并以算例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若干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404.
405.
提出了地地导弹道设计中定位坐标和定向坐标的选择原则以及与导弹实际发射过程中制导系统定位定向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导出了弹道设计中定位定向坐标应用的数学模型。同时还分析了目前选用的的定位定向坐标存在的问题及对命中精度影响的原理,并针对不同射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定位定向坐标选择不当对命中精度影响的量级。 相似文献
406.
高精度大型工件内径自动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大内径的测量方法,介绍了作者研制的高精度机械测杆式大型工件内径自动测量系统,并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407.
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架推力测量误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推力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并给出系统误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08.
通过地面试验取得的数据所建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参数计算和误差确定的经验公式,在导弹飞行试验中,对发动机参数计算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发动机主要参数及误差的经验公式进行推导和确定。 相似文献
409.
为了提高宇航用存储器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本文对传统的单错误修正、双错误探测(Single Error Correction and Double Error Detection, SEC DED)码的构造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给出了构建单错校正、双错检测、相邻双错校正(Single Error Correction, Double Error Detection and Double Adjacent Error Correction, SEC DED DAEC)码奇偶校验矩阵的构造规则。通过适当地增加奇偶校验矩阵列向量的权重和、改变奇偶校验矩阵列向量顺序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具有新特征结构的SEC DED DAEC码,它可以修正任意相邻两位错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SEC DED DAEC码是一种有效的宇航用存储器抗单粒子翻转加固措施,其冗余开销基本与传统的SEC DED码相同,误码率低于国际同类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