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513篇
航空   1873篇
航天技术   369篇
综合类   336篇
航天   58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An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 approach with interface tracking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o simulate the supersonic parachute inflation. A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a finite volume method is accomplished. In order to apply this interface tracking method to problems with instantaneous large deformation and self-contact, a new virtual structure contact method is proposed to leave room for the body-fitted mesh between the contact structural surfaces....  相似文献   
462.
涡轮叶片尾缘凹坑/凸起结构气膜冷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玲  史梦颖  原峥  洪文鹏 《推进技术》2020,41(2):372-381
为探究吸力面凹坑和凸起结构对涡轮叶片尾缘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在吹风比M=1.1时(雷诺数Re=2.5×10~5),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在叶片尾缘吸力面上加入凹坑或凸起,对涡轮叶片尾缘的冷却性能和流动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结构相比,叶片尾缘凹坑和凸起结构提高了劈缝出口下游远距离端X/H6 (H为劈缝宽度,为4.8mm)区域气膜冷却效率,对下游的X/H6区域气膜冷却效率影响较小;三种叶片尾缘结构,沿着流向方向会产生由二维展向涡到发卡涡,再到流向涡的变化过程,凹坑和凸起结构通过抑制流体的扰动,改变流体流动情况,提高了劈缝出口下游远距离端气膜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463.
    
Studies on the high-lift mechanisms of butterfly gliding flights shed light on the design of the micro air vehicles. The flow field around a simplified Danaus plexippus model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hydrogen bubble visualization and th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techniques.There are three near-wall topological patterns with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AoAs): the separation bubble, the Leading-Edge Vortex(LEV) and the high Ao As flow. For the separation bubble pattern, two saddles and two ...  相似文献   
464.
针对三维叶片时域流固耦合振动响应计算普遍耗时的问题,采用一种假设整体结构的模态位移,求解固体时域响应和实现高效网格变形,发展了一种3维时域流固耦合分析的整体弹性结构方法,并应用于压气机叶片0°和180°相位角的气动稳定性分析中。结果表明,所发展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传统双向时域算法和文献的结果较为吻合,而计算效率相比于传统算法显著提升;在所分析的两个相位角下,叶片振动的气动阻尼均随流量减小先增大后降低,相比于0°相位角,180°下叶片的气动稳定性大幅提高,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应用于叶片的工程流固耦合研究。  相似文献   
465.
基于仿真技术的机载电子设备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机载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在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至可靠性仿真试验各个阶段运用不同领域的软件工具,结合产品设计的实例,从热学、力学、电磁兼容等方面阐述了集设计、仿真、测试、优化于一体的机载电子设备结构设计流程,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66.
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复合材料蒙皮结构的弯扭耦合效应可以改善翼面的气动弹性特性.为使这种结构的弯曲扭转耦合效应最大,采用遗传算法来优化设计这类结构,并以蜂窝结构为例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目标函数,将铺层板、蜂窝夹芯的强度作为约束函数,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与有限元计算有机的结合,开发了以有限元为基础的复杂问题的结构优化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467.
配置压电自感作动器复合层板的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有亮  武哲 《航空学报》2000,21(3):247-250
采用一阶剪应变理论,对具有自感作动器的复合层板进行有限元分析,为避免自由度数太大,采用按结构模态展开的方法,给出以模态坐标为变量的状态方程,和以电流为输出的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考虑振动系统的外激励干扰衰减 LQG,H 控制问题。对具有四对压电薄膜的层板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绘制出LQG控制下和 H 控制下闭环系统控制对象的奇异值曲线,还给出持续外力作用下速度响应曲线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68.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运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采用CASTEP量子力学能量软件包研究了Sc占据Ti位与Sc占据A l位的超胞晶格常数、原子形成热、超胞总态密度与电子密度差分图,两种情况对比下,在L10-TiA l合金中,Sc优先占据Ti位,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三元系TiA l-Sc合金提供了理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9.
研究分散化滑模控制在大型柔性附件振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在设计控制系统时,滑模控制滑模面通过最小化最优价值函数得到,控制器采用饱和控制器。受控系统受到任意不可测量和不确定性外部扰动以及初始位移。分别利用分散化控制和集中控制方法对结构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当具有初始位移或受到不确定性外扰时,分散化控制非常有效。最后研究表明分散化控制方法所求解的Riccati方程数量远远少于集中控制方法,特别是大系统。  相似文献   
470.
冲击射流的彩虹纹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速冲击射流在短距、垂直起降飞行器(S/VTOL)以及火箭发射等方面应用广泛,但是伴随着流场与噪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要研究这一类问题,必先研究这一类超声速流动的波系结构。文章利用彩虹纹影测量系统,对不同距离不同压比的冲击射流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清晰的彩虹纹影实验结果,细致地呈现了冲击射流的波系结构。基于实验结果,对三种不同结构的冲击射流的波系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喷嘴与挡板距离较大时,形成的射流结构与自由射流相似,壁面附近的射流区域不明显。随着距离减小,冲击射流出现壁面冲击区附近射流比较剧烈的现象。距离进一步减小时,出现滞止泡等结构,滞止泡的形状与压比相关。此外,实验表明冲击射流形成的马赫盘大小、形状与来流压比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