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55篇 |
免费 | 997篇 |
国内免费 | 115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262篇 |
航天技术 | 1308篇 |
综合类 | 696篇 |
航天 | 10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99篇 |
2022年 | 192篇 |
2021年 | 252篇 |
2020年 | 270篇 |
2019年 | 305篇 |
2018年 | 281篇 |
2017年 | 307篇 |
2016年 | 320篇 |
2015年 | 304篇 |
2014年 | 381篇 |
2013年 | 314篇 |
2012年 | 384篇 |
2011年 | 401篇 |
2010年 | 326篇 |
2009年 | 352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345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55篇 |
2004年 | 224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144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131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30P-30N多段翼型复杂流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亚跨超CFD软件平台"(TRIP2.0)数值模拟了30P-30N多段翼型的复杂流场,主要目的是考核湍流模型、转捩位置对多段翼型压力分布和典型站位速度型的影响。本文通过求解任意坐标系下的雷诺平均的N-S方程,采用多块对接结构网格技术,在与相应试验结果对比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SA一方程湍流模型、SST两方程湍流模型、不同的转捩位置对该翼型压力分布和典型站位速度型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湍流模拟方式可以较好地模拟该多段翼型的压力分布,但对速度型的模拟精度较差;模拟试验的转捩位置可以改善主翼附面层与前缘缝翼边界层尾迹区的模拟精度;采用微吸气技术推迟前缘缝翼的转捩位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缝翼尾迹区的数值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62.
在长距离GPS实时动态定位(RTK)过程中,电离层延迟误差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目前,由于采用全空间电离层模型精度不够,对长距离RTK定位主要采用双差电离层残差内插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离层模型.该模型仅对每个卫星轨迹通过的电离层部分进行建模,可适用于高精度GPS定位.采用香港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低纬度电离层变化,并可支持GPS厘米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3.
为了有效评估我国枢纽机场的中转水平,全面掌握枢纽机场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大型枢纽中转水平评估模型,并以中美欧三个国家和地区典型的大型枢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与美国和欧洲大型枢纽的中转水平相比,我国大型枢纽的中转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我国国内中转航班的中转水平远远低于美国,国内国际互转航班的中转水平与美国相当,国际转国际航班的中转水平高于美国;与欧洲三大国际枢纽的中转水平相比,我国北京首都机场与国际相关的水平中转仍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164.
为了研究压电陶瓷对复合材料模型的驱动性能,掌握其规律,为自适应旋翼的研究打下基础,文中模仿直升机桨叶设计了一个典型模型试件,利用压电陶瓷在不同布片方式下对其进行驱动,使其产生弯曲和扭转变形。不同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表明,压电陶瓷作为驱动器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驱动效果。 相似文献
165.
在确定性袭纹扩展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疲劳裂纹扩展的随机模型。考虑裂纹扩展引起的强度衰减,建立了实用的动态可靠性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66.
随着移动商务产业的不断发展,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逐渐从简单线性价值链向生态化的方向演化.通过对移动商务生态系统的研究,构建了四个以客户为核心、中心企业主导的移动商务产业价值联盟,并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四种经营模式策略. 相似文献
167.
基于叶素理论建立了斜置尾桨的数学模型,以UH-60A直升机为对象,计算了平飞配平特性,并与试飞结果进行对比,完成了对模型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的斜置尾桨模型合理准确,能满足工程精度。本文从直升机悬停需用功率研究了尾桨斜置角的设计,计算了不同尾桨斜置角对直升机悬停需用功率的影响,得出UH-60A直升机的尾桨斜置角优化值为20~25°。通过计算和对比斜置尾桨与常规尾桨直升机的平飞配平特性,得出尾桨斜置主要影响直升机的纵向配平特性。最后,对斜置尾桨的利与弊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68.
为避免翼型单点优化设计存在的非设计状态气动性能损失,改进对实际飞行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适应能力,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二维随机翼型优化设计方法。采用4个BP神经网络作为代理模型,用于预测翼型的气动系数与几何参数,以提供高效和可靠的分析。同时联合服从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遗传算法构成了优化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对GA(W)-2翼型,在关于马赫数和迎角的二维飞行区域内进行了随机优化设计。通过与原始翼型和单点优化设计翼型的结果对比,表明该二维随机优化方法能够在指定飞行区域内改进翼型的整体性能,提高了翼型对多个飞行参数随机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9.
GPS精密点定位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PS精密点定位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所谓无差分模型.然而,GPS单站观测量也可通过不同差分组合以减少未知参数数目,且在理论上与无差分模型等价.文中利用实际GPS观测数据,比较了不同点定位差分模型的定位精度和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170.
双立尾/三角翼布局的立尾抖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航的风洞中进行了双立尾-三角翼布局的立尾抖振实验,目的是研究立尾抖振产生的原因.主要采用了激光测振仪测立尾加速度和动态压力传感器测立尾表面的动态压力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旋涡破裂以后,立尾上就会产生强烈的抖振.抖振是由立尾上表面压力的周期性脉动造成的.对机翼和立尾表面的压力频谱分析表明,立尾上的压力脉动来源于机翼前旋涡破裂流中的螺旋波.对于本实验使用的模型来说,当机翼迎角α=0°~20°范围,由于流动是附着流和涡流,所以立尾没有明显抖振;当机翼迎角在α=20°~56°范围,立尾处在破裂涡流的范围,立尾抖振明显,并且抖振强度在35°~50°之间达到最大.因此,三角翼破裂涡流中的螺旋波正是双立尾产生抖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