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汤小为  汤俊  万爽  唐波 《宇航学报》2013,34(7):1001-1007
针对标准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存在控制参数难以选取以及变异策略缺乏稳健性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异策略的自适应DE算法.该方法用随机选取子种群的最优个体替代全种群最优个体进行变异操作;然后采用柯西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对收缩因子和交叉概率进行扰动,并在进化过程中利用胜出个体自适应地递推调整参数分布.对五个典型Benchmark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全局搜索能力、收敛速度和精度以及可靠性上比标准DE算法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将该方法用于分布式孔径雷达的方向图综合问题,通过较少的仿真次数即可稳定的获得更低的旁瓣电平.  相似文献   
122.
针对电子装备小型化的需求,开展了对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研究.以一个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设计为例,采用芯片堆叠结构,将多个裸芯片管脚用键合线引至电路衬底上的连接点,辅以印制板电路,构成完整的电路系统.通过设计优化和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来控制信号质量,试验验证了在保证电路板信号质量的情况下,采用SIP技术,面积缩小约80%,质量减少约70%.研究显示系统级封装技术是未来航空电子控制系统小型化、高可靠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3.
机动目标的空间交会微分对策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燕  陈韵  鲜勇  雷刚 《宇航学报》2016,37(7):795-801
针对目标机动情况,利用定量微分对策方法分析连续推力作用下的空间交会追逃微分对问题,提出用非线性规划求解该微分对策问题的方法,建立空间交会追逃微分对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有效解决了机动目标空间交会微分对策模型高度非线性且难于利用经典最优控制理论进行求解的问题,实现了最优控制与对策论的结合,并通过数值仿真校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4.
周笑阳  张龙  薛秀生  王亮  程昊 《推进技术》2021,42(5):1154-1161
为研究风扇叶片叶尖扭转特性,基于叶尖定时技术,建立一种发动机运行状态动态测量叶片叶尖弹性变形角的试验方法,在压气机试车台对小涵道比双级风扇试验件一级转子叶片不同工况下叶尖扭转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叶尖弹性变形角表现为随着转速升高而变大及随着特性线向失稳区移动而变大的特点,在100%换算转速近喘点达到本次试验风扇稳定工作状态的最大值1.25°。可变进口导叶(VIGV)角度仅在喘振边界附近对叶尖弹性变形角影响较大。在90% 转速、VIGV角度为-5°喘点处,叶尖弹性变形角出现大幅振荡,经估算,1号叶片喘振前扭转振幅为0.18°,喘点处扭转振幅为1.05°,退喘后扭转振幅为0.11°,通过监测弹性变形角测量叶片振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5.
Al—RDX—CMDB推进剂的高压热分解与燃烧性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压DSC研究了高能改性双基推进剂Al-RDX-CMDB在2-6MPa下的热分解行为及其与相应压强下燃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压强下燃速的增值与DCS上两峰温差的增值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6.
BTT导弹再入段非线性鲁棒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浩  王永骥  杨业 《航天控制》2006,24(4):23-26
针对BTT导弹再入段的非线性模型以及三通道间的较强耦合,研究了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解耦和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分析了BTT导弹在再入段的非线性模型,然后根据微分几何方法检验该模型是否可进行输入输出解耦,并推导出BTT导弹在再入段的非线性解耦控制律,其后分析了在某种匹配不确定情况下导弹动态系统的具体形式,并将李亚普诺夫方法运用到控制器的设计中,得出鲁棒输出控制跟踪控制律。采用该控制方式对某型BTT导弹的六自由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鲁棒控制方法在系统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并实现三通道间的近似解耦,使攻角α,侧滑角β和滚动角γ良好地跟踪期望指令。  相似文献   
127.
成象制导导弹制导规律选择及其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熊焰 《宇航学报》1994,15(3):96-100
本文讨论成象制导导弹制导规律的选择及实现方法,首先以某原准弹为基础,探讨了空空导弹成象制导系统的组成原理,然后给出了成象制导设备的工和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将三种制导规律用于成象制导方案中,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微分对策最优导引律性能优异,实现简单,容易,是成象制导导弹理想的制导规律。  相似文献   
128.
针对近地共面圆轨道上的两飞行器追逃问题,应用定性微分对策理论,在双方均为连续小推力假设下,研究了在视线坐标系下对策双方在中立结局上的最优控制策略及中立结局的非线性界栅构造及线性界栅的求解方法。在线性化方法中,首先针对方程中的状态变量作线性化,待最优推力确定后,再对推力变量在确定的终端附近线性化。本文理论推导最终得到了最优推力及线性化界栅表达式,给出线性化界栅与非线性数值逼近解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9.
在本文中以微分对策为基础,研究了导弹-目标飞行器在碰撞轨线附近的三维空间拦截问题。考虑了导弹、目标飞行器的动态特性,并将终端脱靶量作为性能指标,给出了完全信息情况下具有有界控制的双方最优策略。对时空区域进行了划分,讨论了导弹与目标相撞的条件以及导弹在实现最优制导律时存在的困难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0.
一种组合的8PSK差分前向频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2种差分前向估计器(DFE)在8PSK系统载波恢复中的性能:基于8 th Power算法的DFE将噪声放大了18dB,恶化了估计性能,但该算法稳健性好;基于模π/4算法的DFE在复高斯噪声的情况下求模运算引入了错误相位点,若能纠正这些错误相位点,则该算法估计精度高。综合2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组合式的频率估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纠正了模π/4算法求模运算引入的错误相位点,估计精度高,估计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