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09篇 |
航天技术 | 62篇 |
综合类 | 24篇 |
航天 | 2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312.
涡喷发动机多变量自适应加速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 并应用于双转子涡喷发动机多变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表明, 该方法在整个飞行包线内均有满意的瞬态响应, 对非线性的建模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以及对多变量系统中较强的耦合作用有较好的解耦效果。与传统的调节器相比, 发动机加速时间约减少16%, 加速过程中发动机推力明显增加, 平衡状态仍可提高约9%。 相似文献
313.
航空发动机损伤叶片再制造修复方法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发动机叶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高速的环境下,极易出现损伤。但是,损伤叶片的再制造修复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航空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将受损叶片送往国外维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损伤叶片再制造修复方法。首先,对损伤叶片进行失效特征分析,评价修复可行性;其次,获取并处理叶片点云数据,提取叶片截面的边界曲线,重建叶片数字化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加工目标模型;再次,采用激光熔覆和自适应加工方法,对损伤叶片进行再制造修复;最后,分别对叶片三维数字化模型与实物进行精度检测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叶片数字化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光顺性,再制造修复误差满足发动机维修手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14.
研究了航空发动机一级涡轮叶片的蠕变行为。对叶片的危险区作了静载恒温蠕变计算和变温变载蠕变计算。其结果是静载恒温蠕变和实验结果一致;其循环蠕变变形略小于静蠕变变形。变温变载下叶片的蠕变寿命可用静载恒温蠕变进行预估。 相似文献
315.
提出一种直升机涡轴发动机加速自适应控制方案,它是在NGG/p*2PID控制的基础上加自适应控制律。当发动机性能老化或损伤时,加速时可能引起压气机喘振,这种自适应加速控制方案能适应对象这种性能变化,自动调整方案以消除加速过程出现的喘振现象。这种加速控制比传统的wf/p*2开环加速控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也具有类似高度补偿和喘振恢复项p*2。这种自适应加速控制只需对原有FADEC控制的硬件稍作修改,主要依靠微机控制软件修改就可以将FADEC控制提高到自适应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16.
317.
综述发动机数控系统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尤其是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首先介绍了传感器故障检测与分离技术的初期研究工作,论述了鲁棒故障诊断的必要性及发展。最后介绍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18.
涡轮风扇发动机减推力起飞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廷渝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5,23(3):6-8
减推力起飞(也称灵活推力起飞)是目前大型、重型民航飞机较为常见的起飞方式。在飞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减推力起飞可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行成本,大大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发动机空中停车率,对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19.
二维塞式喷管再生冷却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了解塞式喷管再生冷却的换热特性 ,建立了二维型面塞式喷管计算模型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塞式喷管的流场和换热特性。计算中 ,假定塞式喷管中的流动为冻结流动 ,考虑燃气向壁面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采用二阶迎风格式离散控制方程 ,及 DO( Discrete Ordinates)模型离散求解辐射换热方程 ,水蒸气的吸收系数根据 Leckner公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内喷管的受热情况最严重 ,需要重点考虑 ;塞锥的热防护随工作状况而改变 ,地面工况下塞锥的受热最严重 ,随着压比的升高 ,塞锥的受热逐渐减轻 ,最后不随环境压强而改变 ;塞锥型面设计不合理致使塞锥出现很高的温度峰值 相似文献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