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3篇 |
免费 | 359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79篇 |
航天技术 | 227篇 |
综合类 | 93篇 |
航天 | 2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研究一种基于遥测数据的卫星在轨飞行温度仿真计算方法,以卫星热控边界温度遥测参数作为仿真计算模型基准温度参数,挖掘星上设备温度与安装边界(热控边界)温度之间的数值定量关系,形成卫星温度关系数值矩阵。通过基准温度遥测数据与卫星温度关系数值矩阵之间数值运算,实现卫星在轨飞行温度仿真预计,计算误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272.
273.
274.
275.
共轴式直升机飞行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总体设计角度,对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的悬停和前飞性能计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一套工程实用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程序,计算了算例。特别在悬停状态下,根据滑流理论,考虑了双旋翼的相互气动干扰,经过合理的简化、推导和求解,得到了适合不同旋翼间距的悬停性能计算公式。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旋翼实验台上进行了双旋翼气动特性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满足直升机总体设计要求,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276.
丛昊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3,(1):81-85
对于民用飞机来说,在满足适航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形成一套简洁高效的维修大纲,是所有航空公司和飞机生产制造商都要面对的问题。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MSG-3分析方法,以机体结构维护性分析为样例,对结构MSG-3分析的目的、流程、分析方法和结果等方面的讲解,使读者可以初步了解MSG-3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并能够在日常设计工作中,逐步学习了解民用飞机维修性分析方法,明确维护性要求,深入研究,以期在工作中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77.
分析计算航天飞机气动系数的边界元局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运载工具设计阶段为分析比较不同外形高超音速各流动领域的性能,广泛应用局部方法。在其原始形式下,形状函数计算繁复,并限于简单几何外形组成的轴对称体。用边界元局部方法进行形状函数计算,可免去原局部方法面积分的繁复和藉助表格的局限。对STS-1轨道飞行器外形进行计算得到丁形状函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确定领域系数。由此计算出飞行器的法向力、轴向力和俯仰力矩系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278.
279.
以高压气体作为弹射能源为思路,研究了悬挂发射装置的动作过程和运动规律,提出了一套新型悬挂发射装置的设计方法。对近年来逐步发展的现代设计方法如何在悬挂发射装置设计中推广应用,指导新型悬挂发射装置研制的全过程作了阐述。本文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变质量系统的能量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气压传动装置的数学模型;将拉氏方法和机构动力学引入弹射机构装置的数学建模中,在求解考虑管壁摩擦和截面积变化的准一维非定常流守恒型方程组时采用算子分裂技巧来构造差分格式,本文将小波分析中奇异性检测理论应用到结构优化,对基于系统仿真技术的动力学参数,结构尺寸,气源参数和导弹重量等进行多目标全面优化,将小波分析中非线笥浮动阈值去噪理论应用到含噪试验的数据处理中,取得比传统降噪滤波及一般的小波和小波包逆变换重建信号更好的效果;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到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综合评判中,可以更好地完善系统的设计方案,运用弹射投放性能测试技术对悬挂发射装置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80.
涵道风扇是未来绿色航空动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快速、准确的涵道风扇设计方法成为工程领域的迫切需求。在传统的涵道风扇设计方法中,部件间的耦合效应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三维数值计算或试验数据的基础之上。而本文发展了考虑涵道风扇关键部件耦合效应的设计方法,形成了涵道风扇一体化设计手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涵道风扇的一体化设计及验证工作。结果表明:相比于简单叠加设计方法,耦合设计使叶片推力设计误差由15%减小到3.5%;采用部件耦合方法设计的带有扩张喷管涵道风扇和等直径喷管涵道风扇的转静叶片推力设计误差满足工程需求,确认了部件耦合的设计方法正确传递了部件间的影响关系;通过试验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推力校验,试验结果与设计点的总推力误差为1.25%,证明了本文发展的耦合设计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