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97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月球探测技术--发展历程和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人类发射月球探测器进行的主要探月活动以及月球探测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月球探测轨道设计与地球卫星的区别 ,给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最后 ,对探测器总体系统设计中的构型技术和各分系统的特点及其设计要求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2.
叶飚  杨博 《宇航学报》2006,27(5):1096-1101
针对环绕月球运行的深卒探测航天器提出了一种新的自主导航方案,该方案是以两个环月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位置矢量信息作为量测量,结合轨道动力学方程,对航天器的轨道自主估计确定,方案中考虑了符合实际的复杂摄动影响,并对描述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与噪声的统计模型不准确而导致的滤波发散问题,提出利用一种经过衰减记忆改进的平方根非线性滤波(SRUKF)算法进行解决。对所提方案做了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同时洋尽的分析和比较了由于衰减因子及采样周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仿真结果上看,衰减记忆滤波处理能够很好得抑制非线性状态转移条件下的滤波发散趋势。  相似文献   
143.
通过研究深孔尺寸及其形状误差在线自动综合测量的基本理论,给出一种新的误差分离方法。用此方法,能够在测量过程中将被测深孔工件尺寸及形状误差与工件的回转运动误差、测头的直线运动误差分离开来。而且在进行误差分离的同时,能精确确定被测表面各点的三维坐标,建立起各项被测参数的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由微机实时数据处理的深孔在线综合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基本理论正确,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4.
A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al sequence using the Deep Impact (DI) spacecraft instruments (consisting of cameras with two different focal lengths and an infrared spectrometer) will yield data that will permi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ucleus and coma of comet Tempel 1, both before and after impact by the DI Impactor.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mission system, the planned data return has been optimized. A subset of the most valuable data is planned for return in near-real time to ensure that the DI mission success criteria will be met even if the spacecraft should not survive the comet’s closest approach. The remaining prime science data will be played back during the first day after the closest approach. The flight data set will include approach observations spanning the 60 days prior to encounter, pre-impact data to characterize the comet at high resolution just prior to impact, photos from the Impactor as it plunges toward the nucleus surface (including resolutions exceeding 1 m), sub-second time sampling of the impact event itself from the Flyby spacecraft, monitoring of the crater formation process and ejecta outflow for over 10 min after impact, observ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the fully formed crater at spatial resolutions down to a few meters, and high-phase lookback observations of the nucleus and coma for 60 h after closest approach. An inflight calibration data set to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the instruments’ performance is also planned. A ground data processing pipeline is under development at Cornell University that will efficiently convert the raw flight data files into calibrated images and spectral maps as well as produce validated archival data sets for delivery to NASA’s Planetary Data System within 6 months after the Earth receipt for use by researcher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145.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tructure-Aware Fusion Network(SAFNet) for 3D scene understanding. As 2D images present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while 3D point clouds convey more geometric information, fusing the two complementary data can improve the discriminative ability of the model. Fusion is a very challenging task since 2D and 3D data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and show different formats. The existing methods first extract 2D multi-view image features and then aggregate them into sparse 3D po...  相似文献   
146.
近年来,深度强化学习在解决序列决策问题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无模型强化学习算法在与环境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学习策略,不需要提前对环境建模,使其适用于许多问题。针对以往使用强化学习进行末制导策略学习的训练不稳定问题,使用信任域策略优化算法直接学习末制导控制量,同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奖励函数,可以提高训练稳定性和算法性能。在二维环境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训练稳定性,并可以达到很好的命中效果。  相似文献   
147.
张伟 《上海航天》2012,29(6):1-6
提出了深空探测器的总体设计要点,分析了总体设计约束,以及深空探测任务对探测器需求特点。基于技术的继承性和衔接性,提出了未来我国火星、小行星、金星以及木星等深空探测器的总体方案构想,讨论了任务目标、总体指标、构型和飞行过程等。研究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方案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8.
谢智东  张更新  边东明 《宇航学报》2011,32(8):1786-1792
在深空通信中,由于通信距离大幅增加,通信信号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很大,提高系统的功率利用效率是深空通信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提出了基于LDPC码和FQPSK调制的级联编码调制体制,首先提出该编码调制体制的系统模型,通过修改相应的算法给出适合FQPSK的迭代解调解码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该体制的误码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体制利用FQPSK的恒包络特性克服信道非线性问题并使功放工作在饱和区,利用LDPC码实现低信噪比通信,同时在接收端通过迭代解调解码获得增益,从而能够缓解深空通信中由于传输距离过远而带来的极低信噪比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49.
深空通信已进入了高速率传输的时代. 借助于射电天文中的小口径天线组阵思想,深空阵列网络因其优越的性价比, 已成为深空网络高速数据传输的最终解决途径.基于FX型相关器, 提出了一种集阵列信号合成、相关处理为一体的频域波束合成器架构和方法. 该架构和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灵活性, 并可支持多任务探测. 同时,介绍了分析-综合滤波、阵列信号相干合成和自适应可变分数时延等信号处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0.
随着火星探测任务需求的提升,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着陆器开伞点分布是影响着陆精度的重要因素。文章围绕火星大气进入过程,简要介绍了着陆器运动学方程,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针对进入点(接触大气层)存在的初始状态误差,借助MonteCarlo法进行了着陆器开伞点分布情况分析。通过1000次重复仿真试验得出结论,着陆器开伞点的纵向误差在20~40km,横向误差在5~10km。最后,针对提高开伞点精度,提出两点建议并简要介绍了相关制导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