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97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磊  上官石  刘柏文  雷刚  陈强  厉彦忠 《宇航学报》2022,43(11):1566-1574
针对甲烷采用液氮过冷可能发生甲烷冰堵风险,提出了在甲烷中添加乙烷,制备凝固温度更低的甲烷-乙烷混合推进剂的新方案,搭建实验系统测试了甲烷-乙烷凝固温度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甲烷含量提高,混合推进剂凝固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当甲烷、乙烷比例为0.71∶0.29时,混合推进剂达到最低凝固温度,约73.0 K。当采用常压饱和液氮对混合推进剂过冷时,控制甲烷含量在0.52~0.81间可避免推进剂冻结。相较于常压饱和甲烷,防冻结区的混合推进剂密度提高了24.0%~38.4%,液相存在温区增大至35.7 K~40.5 K。此外,甲烷-乙烷混合推进剂具有理论比冲高、再生冷却性能佳、结焦与积碳小等优势。所提出的甲烷-乙烷混合推进剂在火星探测等任务中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深空探测中的自主无线电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空探测中的自主无线电主要作用是实现多个深空探测器间的通信,优点是能在未知无线电环境下不需要地面干预,自动实现无线电参数的识别和配置.阐述了自主无线电技术对深空探测的必要性.在与常规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比较的基础上,论述了深空探测中的自主无线电技术,分析了其必须解决未知无线电环境下参数估计这一关键问题.针对无线电参数估计目前存在的因果循环问题,提出了一种自主无线电技术参数估计迭代层次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层间的消息类型和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93.
空间对抗态势下,针对非合作航天器的快速高精度智能感知、意图识别与威胁评估等在轨相对导航任务,均依赖精准的目标三维模型先验信息。但星载传感器感知视场有限,传统基于多帧图像的模型重构算法存在流程复杂、实时性差及恢复精度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视图的航天器三维体素重构算法,能够基于单帧图像高效地恢复目标的空间三维信息。首先,针对空间航天器视觉感知任务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数据饥饿问题,通过整理航天器三维模型,利用图像渲染技术构建了小规模本地数据集,包括航天器三维模型、对应体素和多视角采样图像三部分。接着,设计了基于单视图的三维重建模型,使用单帧非合作航天器图像作为输入,通过2D-3D混合卷积完成“编码-解码-调优”三个子模块计算,实现对目标三维体素结构的恢复。最后,在本地数据集上进行网络模型的训练和评估,验证了当前模型能够实时精确重建目标航天器三维体素模型,并在现有数据上取得了0.895的MIoU值;同时,网络对不同航天器的重建效果体现了模型具有强大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4.
卫星介质深层充电中的主要物理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卫星介质深层充电效应是诱发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故障和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计算机模拟对介质深层充电的时间常数、电场特征、以及屏蔽、介质厚度和接地方式对充电所致最大电场的影响等主要物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初步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5.
基于信息融合的深空探测器的自主导航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文导航是深空探测器实现自主导航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航天器轨道动力学方程和对天体的观测信息 ,利用卡尔曼滤波精确估计航天器的位置和速度。但由于天文导航只使用了相对于天体的角度信息 ,所以定位精度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 ,文章提出了一种在天文观测信息的基础上 ,同时利用多普勒频移测量探测器与地面站的相对速度 ,并利用信息融合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导航新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 ,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96.
红外相机探测运动点目标时,探测能力主要指标为探测距离,而影响探测距离的因素很多,如光学系统工作温度、红外探测器像元尺寸、目标特性等。文章从红外相机点源目标探测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运动点目标红外相机探测距离估算模型,分析了影响探测距离的各相关因素,为深空背景下运动点目标红外相机的指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7.
深空通信文件传输协议的交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健  张钦宇  李安国 《宇航学报》2010,31(11):2584-2590
引入喷泉编码技术应用于深空通信,对CCSDS文件传输协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针对深空环境长时延、高误码率、丢包率大和链路易中断等特点的基于数据包交织的文件传输协议。根据深空通信文件传输的业务需要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级别概率分布,接收端只需要接收到一定数量的数据包,就能够恢复出整个原始信息,无需或需要很少反馈确认信息。仿真验证交织技术能够简化传输协议,减少文件传输时延,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并保证通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Doppler frequency estimation with high accuracy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scientific studies in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which implements cross correlation of only received signals from one single station to estimate Doppler frequency. The algorithm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it can achieve high accuracy even when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is very low. Moreover, the accurac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implementing frequency compensa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frequency dynamic range is high.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and results proved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X-band observations on MEX (Mars Express) and Juno were performed by a 13 m telescope of Wuhan University, which was equipped by two back ends, i.e. CDAS (Chines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RSR (Radio Science Receiver). Raw data recorded by the CDAS were process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estimated frequencie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al time frequency estimation values by the RSR. What’s more, the accuracy by using cross correla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one of RSR.  相似文献   
99.
一种深空天文测角导航中的星历误差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晓琳  晁雯  杨雨青 《宇航学报》2019,40(12):1412-1421
以火星探测器为例,提出一种以星光角距/时间差分星光角距作为量测量的星历误差抑制方法,分析了火卫一星历误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建立了火卫一时间差分星光角距的量测模型。通过将火星星光角距和火卫一星光角距相结合,发挥了两种量测的优势,实现了对火卫一星历误差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星光角距/时间差分星光角距天文导航方法的位置误差是传统基于星光角距天文导航方法的64%,是基于时间差分星光角距导航方法的58%。此外,还分析了导航恒星个数、火星敏感器精度、火卫一敏感器精度、星历误差大小和滤波周期对导航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技术及其多波段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首先,回顾了目标跟踪技术发展现状并总结出目标跟踪的一般流程;其次,分析了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传统目标跟踪方法的优缺点;再次,依次重点介绍了固定窗跟踪等相关滤波目标跟踪方法,以及全网络自适应目标跟踪等高性能目标跟踪方法;最后,总结了目标跟踪在红外、毫米波、太赫兹等波段的应用,并对多波段融合目标跟踪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