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312篇
航空   1063篇
航天技术   326篇
综合类   141篇
航天   38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镍基单晶结构的蠕变损伤寿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镍基单晶合金材质细观演化规律,提出了同时考虑筏化-解筏及夹杂空洞损伤机理的双参数蠕变损伤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已编入ABAQUS的umat。单向应力状态试验表明它可以模拟镍基单晶结构材料的蠕变规律,特别是晶体取向相关性;利用双剪切和模拟单晶叶片蠕变试验对模型进行了考核,结果相当满意。进一步对单晶叶片的蠕变损伤寿命进行分析,叶片的三维取向优化,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叶片的蠕变寿命。  相似文献   
92.
纳米精度光学非球面研磨、抛光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高精度光学非球面的研磨、抛光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水平、机械设计能力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相邻激励器合成射流流场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将合成射流激励器腔体、出口喉道、外部流场作为单连域计算处理的吹/吸型边界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相位差、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相邻激励器相互作用形成的合成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邻激励器工作时的相位差、振幅不同、驱动频率不同对其形成的合成射流流场有很大影响,合成射流不再对称分布,流动将发生偏转。其机理是由于两激励器吸入和排出流体流动不同(不同相、不同幅值、不同频率),使得两列旋涡对不对称,因此在两列旋涡对之间存在涡量强度不同和压强梯度,从而引起旋涡对向低压侧和强涡量区偏转。  相似文献   
94.
一种共轨道面双星环绕编队飞行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Tschauner-Hempel方程,对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进行了分析,得出实现编队飞行条件,并给出了用两次脉冲推力实现双星共轨道面椭圆环绕编队飞行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两次0.55m/s的脉冲推力可以实现500km参考轨道上长半轴为2km的椭圆环绕编队构形。  相似文献   
95.
3D-C/SiC复合材料拉-拉疲劳模量和电阻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温最大应力为250MPa,应力比R=0.1和频率为60Hz条件下,对3D-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拉疲劳试验。用共振法和电阻增量仪分别测试了杨氏模量及电阻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增加,杨氏模量呈显著下降,缓慢下降和突然下降的变化规律。杨氏模量的下降大部分发生在疲劳循环的前600次。缓慢降低阶段约占疲劳寿命的94%以上,此阶段杨氏模量变化率与循环次数的对数近似呈线性关系,电阻变化率除首次循环降低外,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一直在增加。增加规律大致可分为缓慢增加,台阶式增加和急剧增加三个阶段。材料的电阻变化率基本反映了纤维的损伤程度和破坏形式,可作为表征复合材料纤维损伤的有效参量。  相似文献   
96.
PAAC-PAA的缓蚀协同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恒电位方波测Rp,稳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以及红外光谱IR约分析方法,研究了盐酸溶液中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酰胺的复合物(PAC)对工业纯铁腐蚀的缓蚀协同作用,并探讨了PAC复合物的缓蚀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AC复合物吸附于金属—溶液界面并与Fe(Ⅱ)离子发生配合,生成的螯合物覆盖在铁的表面,阻滞了铁在盐酸中的阳极溶解过程。  相似文献   
97.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粒子与多种改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指出纳米粒子改性的目的在于降低粒子的表面能,改变粒子的表面极性,提高粒子与基体的亲和力,减少粒子间的团聚,促进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相似文献   
98.
反舰导弹攻击航空母舰毁伤概率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简单介绍了航空母舰编队的编成。根据其防御特点,建立了反舰导弹攻击航空母舰毁伤概率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层元素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作战仿真中需重点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99.
变循环发动机总体结构和模式转换机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种涡扇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围绕变循环特征的适应性进行了改进设计,给出了变循环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初步方案,设计了模式转换原理及其结构实现方案;以其可调面积涵道引射器的设计为例,进行了模式转换机构运动仿真及其关键件的有限元分析,从机构运动和强度分析方面确定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The 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 (MESSENGER) spacecraft, launched on August 3, 2004, is nearing the halfway point on its voyage to become the first probe to orbit the planet Mercury. The mission, spacecraft, and payload are designed to answer six fundamental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innermost planet: (1) What planetary formational processes led to Mercury’s high ratio of metal to silicate? (2) What is the geological history of Mercury? (3) What are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Mercury’s magnetic field? (4) What are the structure and state of Mercury’s core? (5) What are the radar-reflective materials at Mercury’s poles? (6) What are the important volatile species and their sources and sinks near Mercury? The mission has focused to date on commissioning the spacecraft and science payload as well as planning for flyby and orbital operations. The second Venus flyby (June 2007) will complete final rehearsals for the Mercury flyby operations in January and October 2008 and September 2009. Those flybys will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image the hemisphere of the planet not seen by Mariner 10, obtain high-resolution spectral observations with which to map surface mineralogy and assay the exosphere, and carry out an explora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and energetic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the near-Mercury environment. The orbital phase, beginning on March 18, 2011, is a one-year-long, near-polar-orbital observational campaign that will address all mission goals. The orbital phase will complete global imaging, yield detailed surface compositional and topographic data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determine the geometry of Mercury’s internal magnetic field and magnetosphere, ascertain the radius and physical state of Mercury’s outer core, assess the nature of Mercury’s polar deposits, and inventory exospheric neutrals and magnetospheric charged particle species over a range of dynamic conditions.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that have guided the MESSENGER mission will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as a fami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