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55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依据ASTM用于CT试样获取断裂韧度载荷分离理论规则化方法提出量纲一载荷分离法,从而完善用于断裂韧度测试的载荷分离理论,且根据弹塑性有限元精细计算结果以及直通型CT变形几何关系,提出裂纹嘴张开位移与加载线位移的转换公式。采用不同初始裂纹长度CT钝裂纹试样对公式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进行试验验证,进而实现对1Cr12Mo、30Cr2Ni4Mo V以及P91管材10Cr9Mo1VNb N三种合金直通型CT试样的JR阻力曲线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值与公式计算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  相似文献   
32.
以拉伸应变能寿命预测模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低循环疲劳模拟试验件(简称模拟件)设计的基本准则。针对某涡扇发动机高压涡轮盘螺栓孔部位进行了模拟件优化设计,设计时综合考虑了试验器能力、螺纹连接强度和所需毛坯盘数量等限制因素。优化目标为模拟件与螺栓孔虚拟裂纹0.8mm内第一主应力和第一主应变分布一致,以及最大应力点第二主应力与第一主应力比值一致。对设计结果进行了弹塑性校核。采用该模拟件构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由模拟件试验数据得到的安全寿命和轮盘试验给出的安全寿命的差距为4.48%。   相似文献   
33.
为提高某压气机封严篦齿盘均压孔的疲劳强度,根据均压孔的具体结构形式,设计了三种冷挤压强化方法:单侧多次挤雎法、柱形头挤压法和T形头挤压法.用两种材料(不锈钢1Cr11Ni2W2MoV和镍基高温合金3Y1742)设计加工了带孔薄板模拟件,用上述三种强化方法对孔边进行了强化,同时进行了室温和高温两种温度下的高周疲劳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4.
疲劳寿命受到材料内部缺陷的制约,可以通过电位法试验获得微缺口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进而分析缺陷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在试验前,需要预先研究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研究了电流输入点位置和电势差测点位置对试验精度和试验复现性的影响,计算得到不同裂纹前缘形状对应的电位法校核曲线。结果表明:(1)电流输入点位置位于试样平行于裂纹面的上下表面时,可以保证试验的复现性。(2)当测点位于裂纹面的垂直对称面上,且测点距离裂纹面垂直距离为0.06~0.1倍试样宽度时,可以同时满足测试精度和复现性。(3)当裂纹宽度和裂纹深度的比值3时,可以不考虑裂纹前缘形状对校核曲线的影响,当裂纹宽度和裂纹深度的比值≤3时,裂纹前缘形状对校核曲线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5.
任意最大应力梯度路径轮盘模拟件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山  王春光  陈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9):2000-2005
建立基于应力寿命轮盘二维模拟试件设计准则,提出了具有任意最大应力梯度路径的轮盘模拟试件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自动搜索第一主应力最大梯度路径和应力分布,以及模拟试件的二步优化设计策略,提出了模拟试件弹性和弹塑性设计等价原则.通过某轮盘模拟试件设计例说明了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37.
圆棒拉伸试样蠕变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滑及切口圆棒试样进行有限元蠕变分析,得到了蠕变过程时的应力应变分布。在相同的平均净拉伸蠕变应力下,切口的存在使得最小截面上的平均Mises应力和平均轴向应力小于光滑试样。切口还导致蠕变时的应力松弛并使得试样的最大应力不再发生在切口根部。这可以用来简单解释切口对试样断裂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正>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断裂韧性都会随着加载速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断裂韧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高会明显下降。在动态起裂判据中,K_(Id)(?)是由动态试验来确定的,而K(?)(t)则要对结构进行完全的动态分析来确定。由于动态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都借助于大规模的数值计算求解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等动态特性。本文根据梁的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近似分析方法求解DCB模型在阶跃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和动态能量释放率等特性,并提出一个用DCB模型测定K_(Id)(?)的简单方法。文中还使用八节点等参元进行了动态汁算,将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与近似法作了比较,两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空心圆柱试样试验仪的总体结构及加载原理,以及在连续加载试验的条件下系统定量分析所必须解决的系统建模等问题的重要性,简述了采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随机、时变和非线性系统实现在线、实时递推辨识建模的原理和以IBM-PC/XT计算机为核心实现计算机辅助递推辨识的原理和方法、递推辨识系统的硬件构成以及为提高递推辨识速度和精度在软件过程中采用的处理技术,讨论了该递推辨识系统在空心圆柱试样试验仪控制试验中的应用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0.
For deriving global maps of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from space geodetic techniques usually observations from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are taken. However, the GNSS stations are in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with large gaps particularly over the sea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