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35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实验采用 4种不同厚度底板的圆筒模型。以不同下落高度撞水,测量底板径向压力分布和应变响应。数值计算中联立求解底板弹性动力响应方程和流场方程。实验和数值分析表明底板的初始几何缺陷和弹性变形对冲击压力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2.
盘形锥齿轮的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梓根  李其汉 《航空学报》1988,9(11):527-533
 本文介绍了用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性的厚锥形壳理论来分析盘形锥齿轮的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并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进行测量。对两种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计算和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3.
针对运载火箭壳段产品采用传统手工铆接技术现状,提出在精确制孔、提高铆接质量及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劳动环境等方面对自动钻铆技术的需求.结合典型铆接部段产品的传统装配工艺,分析了自动钻铆技术在航天领域壁板类产品和整体壳段的应用形式,并针对每种应用形式分析自动钻铆工艺流程.最后对自动钻铆技术在航天产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4.
针对1个扭型、变截面旋转叶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变厚度壳单元来模拟真实叶片的方法建模,并与实体单元模型对静频和固有振型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氏力、旋转软化、离心刚化以及三者耦合对叶片动频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壳单元动频数据,对现在常用的动频系数经验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简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动频规律一致,对系统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离心刚化、旋转软化和科氏力;叶片A0振型的动频系数吻合较好,A1振型的反之  相似文献   
155.
深孔加工在航空制造业中具有广泛需求,是加工难度最大的工序之一。复杂壳体零件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深孔加工质量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以航空复杂壳体零件为对象,针对航空复杂壳体零件深孔加工的工艺特点及难点,就目前现有深孔加工方法、深孔钻削力学、深孔钻削切屑形态与排屑方法、深孔加工在线监控及深孔加工设备等方面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并探讨了深孔加工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6.
金属壳谐振陀螺是利用驻波的进动特性来敏感输入角速率的一种新型壳体振动陀螺,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抗冲击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可被广泛应用于中低精度角速度测量领域。金属壳谐振陀螺不仅具有传统陀螺的惯性品质,而且具有抗高过载、量程大的特点,这是其他类型陀螺所不具备的。作为金属壳谐振陀螺的核心部件,金属壳谐振子的性能至关重要。结合金属壳谐振陀螺综述了金属壳谐振子的研究进展,从设计思想、理论建模、结构设计、信号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金属壳谐振陀螺及其谐振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7.
本文针对圆柱形盛液容器受高频激振产生低频大幅重力波的现象,用有限元法对圆柱形弹性壳体及壳液耦合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壳液耦合系统的主要振型;用有限元法分析所得的模态结果与实验现象及实验模态分析结果有较好的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8.
159.
本文在国内现有的及正在建设的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的基础上,对水煤浆气化炉容器外壳材质的选择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阐明危险工况(或称可能出现的危险工况)和真正危险工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仅由操作条件只能列出危险工况而无法得出真正的危险工况,真正的危险工况不仅和操作条件有关,而且和换热器的结构条件和各部件相对尺寸有关。 根据换热器的具体结构条件、各元件相对尺寸和危险工况,管板、管子或壳体应力的最大值都有可能首先超过各自的强(刚)度校核条件。所以,在设计时不论管板、管子或壳体都应由各个危险工况求出其可能出现的最大应力值并校核满足,不能以并非最大的应力值进行校核,更不能因管子或壳体应力(特别是带有膨胀节时)绝对值较低而认为其强度不会成为问题,甚至不予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