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82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为解决靶场光电经纬仪伺服系统的检测,在原有检测设备的基础上,对动态精度靶标的计算机系统增加引导数据输出功能,并以异步串行通讯的方式发送给光电经纬仪伺服系统,通过接收引导跟踪完成伺服控制系统的室内检测。该方法可用于靶场光电经纬仪伺服控制系统跟踪性能和跟踪精度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The DORIS instrument on Jason-2 is the first of a new generation. The satellite receivers have now seven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channels, with synchronous dual frequency phase and pseudo-range measurements. These measurements are now described in a similar manner as GPS measurements and an extension of the RINEX 3.0 format has been defined for DORIS. Data are available to users with a shorter latency.  相似文献   
133.
有效的欺骗干扰检测是防止卫星导航接收机被欺骗干扰攻击的前提。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双天线载波相位双差的卫星导航接收机欺骗干扰检测技术,在对接收机双天线匀速旋转时输出载波相位测量值进行载波相位双差处理后,利用广义似然比检验实现了对单一发射天线输出欺骗干扰信号的检测。进一步分析了旋转半径和数据长度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并与旋转单天线和天线阵载波相位双差欺骗干扰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检测方法和检测性能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4.
换热预冷发动机预冷特性和发动机性能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佳茂  杨顺华  张建强  李季  刘彧  张弯洲 《航空学报》2019,40(5):122652-122652
为深入了解换热预冷发动机换热器预冷效果和发动机性能,首先设计了叉排管束式细小通道换热预冷器,并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换热效果进行了仿真,然后结合换热预冷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对预冷发动机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飞行马赫数为2.5~4.0且氢气空气质量流比为0.03~0.09条件下,换热预冷器能将来流空气预冷90.6~471.2 K,低温氢气经吸热后温度升幅为266.1~455.3 K,换热效果良好。来流空气经预冷后涡轮发动机的飞行包线最高被拓展至马赫数4.0,达到了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衔接速域。相比于传统涡轮发动机,氢气空气质量流比为0.03时,本文换热预冷发动机加力状态推力能恢复至设计点推力水平;当氢气空气质量流比增加至0.09时,加力状态推力最高达到设计点推力的两倍左右。马赫数2.6以下换热预冷措施能小幅改善发动机比冲和耗油率(仅计算用于燃烧的氢气量)性能,而飞行速度大于马赫数2.6后换热预冷措施也难以抑制比冲和耗油率迅速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5.
卫星用粒子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卫星用电子和质子探测系统,电子和质子能量范围各为0.5~4MeV 和5~60MeV。系统具有质量轻、功耗低及可靠性高特点。  相似文献   
136.
定义了跑道入侵区,对主体和目标设定了七种运行状态,为了判定入侵是否发生和防止假告警,给出了判据标准。根据设定的运行状态和判据标准建立了运行状态判据矩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跑道入侵区和运行状态判据矩阵的跑道入侵检测算法流程。该算法对跑道入侵的典型场景能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37.
Our forecast for the development phase of solar cycle 23 came out to be true; one of the very few to have attained this status out of several forecasts made. We review the details of the forecast and how it fared as the events unfolded in time. We note the present status of IMF intensity B and the planetary index Ap. We draw inferences as to what to ex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phase of cycle 24; several forecasts have already been made, they cover all possible scenarios, ranging from a very active to the quietest cycle in a century. Our preliminary forecast for the smoothed sunspot number at cycle 24 maximum is 101 ± 5, indicating that cycle 24 will be about 20% less active than cycle 23; the possibility that next three solar cycles may be progressively less active cannot be ruled out.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航空企业数字化检测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目前企业数字化检测技术发展和推广过程中的主要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全数字量传递产品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39.
流星突发通信不同于传统的通信, 其是低速率通信, 具有突发、不连续、不定时的特性. 因此, 流星余迹通信的复杂性要求有必要对其通信信道进行建模. 在流星通信链路中, 流星的辐射分布、可用流星率和占空比是影响流星通信信道性能的重要参数. 流星辐射分布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都各不相同, 因此准确预测流星通信链路在不同时间的流星辐射分布, 从而改变大圆路径上天线的指向, 对提高通信速率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 准确预测流星突发通信链路上的可用流星率和占空比, 有助于准确预测并建立流星突发信道模型. 本文分析研究了偶发流星辐射分布建模的发展, 建立了偶发流星日心空间和地心空间的几何关系, 得到了流星突发通信信道参数预测模型. 并将预测模型应用于流星通信链路, 预测结果与通信链路观测结果比较一致, 为流星通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0.
为检测火箭增压输送管路内表面缺陷,提高管路质量,开展了内窥镜技术在火箭管路内表面应用技术研究。介绍了内窥镜设备技术特点,内窥镜管路检测存在问题,设备探头选择和尺寸测量校准的工艺方法,对检测出的内表面缺陷类型进行归类总结,对难以定性的缺陷利用电镜和金相等技术进行微观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视频内窥镜检测技术对火箭管路内表面进行检测时,应根据增压输送管路的内径尺寸优先选择直径较大的探头;采用标定缺陷对比法进行测量校准,其测量准确,现场检测适用性强;检测缺陷图像清晰,效果稳定,内表面缺陷类型定性准确,检测效果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