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183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基本变量重要性测度分析是结构安全评估以及工程优化设计的一项必要工作。本文结合矩独立重要性测度思想和基于方差的重要性测度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多个输出的重要性测度。所提测度利用概率积分转化(Probability integration transformation,PIT),将输出的不确定性由输出的联合分布函数来表征。在多输出情况下,相比单纯基于方差的重要性测度,所提测度能够同时包含各个输出的不确定性及其相关性。而相比单纯的矩独立重要性测度,由于它使用方差来衡量变异性,因而求解过程更为简便。在计算多输出的分布函数时,本文采用基于分数矩的极大熵方法结合Nataf变换法,在保证求解精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模型调用次数。数值和工程算例说明了该测度的合理性以及计算方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312.
为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基本变量的重要性分析,在单一的矩独立的重要性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矩独立的重要性测度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基本变量的总重要性测度、平均总重要性测度、主重要性测度和平均主重要性测度,用以衡量不同要求下基本随机变量对系统或模型输出响应整体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给出了各个重要性测度指标的定义,分析了各个重要性测度指标的工程意义和适用范围.结合概率密度演化方法高效、准确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重要性测度求解方法.文中算例证明:所提指标体系相比当前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合理,所提方法能在高精度求得各重要性测度结果的基础上大幅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13.
复合材料层板超声检测缺陷评定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接触式超声检测,对大于探头直径的缺陷常采用半波高法评定大小,但各检测标准均没有对半波高法的基准波进行规定。采用不同基准波评定缺陷可能会造成缺陷评定结果不同,从而直接影响制件验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材料检测中常采用的以底面回波为基准波和以缺陷回波为基准波两种缺陷评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给出了复合材料层板接触式超声检测缺陷评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14.
钟家强  王润生 《宇航学报》2006,27(4):690-694,708
图像配准是多源图像分析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多时相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图像配准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变化检测的实现。针对当前利用互信息实现图像配准时出现的稳健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时相遥感图像配准方法,在计算互信息时引入图像的梯度信息,作为多时相遥感图像配准的相似性度量准则,并在配准过程中应用多分辨率分析技术,使得图像配准在提高稳健性的同时减少运算量。将此方法用于变化检测中的多时相遥感图像配准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比直接应用灰度互信息的配准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315.
数字相关法测时差的工程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差测量精度是定位技术的关键指标。传统模拟法的时差测量精度随输入信号的沿宽加大而变坏(相同信噪比),当信号沿宽达到1500ns时,其时差测量精度已不能满足定位系统的要求。而数字相关法能适应不同沿宽的雷达信号时差的高精度测量。介绍了利用A/D、DSP和FPGA等器件搭建的硬件系统来实现数字相关法时差测量的方法。重点讨论了A/D采样模式、数字滤波、相关算法简化、插值技术及最终数据的统计处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316.
介绍了电磁兼容性技术在航天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针对产品建造规范中搭接电阻和屏蔽的设计,从电气和机械设计、工艺各环节的设计以及产品实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搭接电阻的控制方法。同时,给出了为实现电阻搭接而进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17.
雷电效应对火箭发射可能产生破坏作用,在雷雨季节运载火箭发射时,所采取的一些防雷电措施,在本文中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18.
飞船精度测量技术方案及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新 《航天器工程》2007,16(3):106-113
提出了一种实现飞船精度测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传统光学经纬仪测量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满足了型号研制技术要求,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文章简要阐述了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给出了部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319.
Precision and low damage grinding of aviation optical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 mechanism of high-speed cross scuffing of multiple abrasive particl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forming quality of workpiece. Interaction of abrasive trajectory determines machined surface and subsurface morphology and damage.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motion trajectory of wear particles on the workpiece surfac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rochoidal tra...  相似文献   
320.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5):392-405
D-S evidence theory, a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reasoning with uncertainty, allows combining pieces of evidence from different information sources to derive a degree of belief function that is a type of fuzzy measure. However, the mass assignments given by unknown information sources are disordered. How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ss assignments has aroused people’s interest. In this paper, inspired by the information volume, a novel distance-based measure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ss assignments. The method can refine the uncertain information given by experts and compare the refined information to obt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ss assign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measure not only meets the properties of distance, but also prov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Information Volume Distance (IVD)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Meanwhile,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fusion, the reliability of each source could be quantified through IVD. Therefore, based on IVD, a new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Moreover,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decision-making problem and compare with other method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