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航空   721篇
航天技术   130篇
综合类   124篇
航天   164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通过弹性相似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大展弦比机翼在弹性变形下的气动特性是研究飞机静气动弹性特性的重要手段。发展了一种静气动弹性模型低速风洞试验技术,针对某大展弦比机翼,设计、制作了缩比弹性结构相似模型,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H03风洞进行了低速静气动特性风洞试验。详细介绍了弹性模型的各项技术和风洞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项技术适合大展弦比机翼静气动弹性特性的研究,试验结果可作为大展弦比机翼设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22.
仿生微型扑翼飞行器中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仿生微型扑翼飞行器相关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自然界的飞行生物相比,目前仿生扑翼飞行器的飞行能力还很笨拙,距离高仿生还有较大距离。其中,所涉及的低雷诺数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问题成为研究者在深入研究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关键在于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均难以准确模拟飞行中的实际状态。具体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1)仿生微型扑翼飞行器所处的雷诺数为103~105量级,属于对转捩与湍流非常敏感的区域,相关的气动机理复杂;(2)柔性翼在飞行中密切相关的动气动弹性问题;(3)高机动飞行导致的动气动弹性耦合飞行力学问题;(4)扑翼飞行的复杂姿态对飞控系统的挑战及反馈耦合算法的设计等。这些层层深入的多学科耦合难题导致了目前具备的研究手段难以为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研究提供定量的分析与改进设计。在解决上述难题的基础上,未来可进一步在高机动灵活飞行姿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仿生柔性翼的刚度分布开展详细设计,使仿生扑翼飞行器具有像自然界飞行生物一样的主动变形能力,可在复杂的环境下具备高机动飞行能力,最终实现高仿生外形和性能的人造飞鸟或人造飞虫。  相似文献   
623.
飞机尾涡系Rayleigh-Ludwieg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鲍锋  刘锦生  朱睿  刘玥 《航空学报》2015,36(7):2166-2176
以飞机起降过程中主翼和尾翼产生反向涡系存在相互作用的事实为背景,设计了一套反向双漩涡发生装置。通过改变两涡的位置关系与初始涡强度比值,采用流动显示与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对涡系相交不稳定性的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涡的引入改变了主涡原有运动轨迹,合理地引入小涡的位置与小涡的强度,对主涡能量的衰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它们之间不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涡空间运动轨迹的分析,对未来完善机场起降控制模型有一定借鉴意义;实验结果也为飞机整体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在满足飞行力学的设计基础上,优化整体气动布局对降低飞机尾流强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4.
崔乃刚  黄荣  傅瑜  韩鹏鑫 《航空学报》2015,36(8):2764-2772
为了适应低升阻比飞行器再入返回的大航程要求,针对大气跳跃再入飞行环境复杂并难以直接获得解析解的特点,基于匹配渐进展开法设计了一种跳跃式再入解析预测-校正制导方法。首先分析了低升阻比飞行器大气跳跃再入轨迹的飞行剖面和制导分段方法;然后分别推导了其运动方程以重力作用为主导的外解和以气动力作用为主导的内解的渐进展开形式,并通过匹配获得了统一的封闭解析表达式;接着基于此解析解实时预测飞行器的剩余航程,并通过不断迭代升阻比垂向分量以满足最后的落点精度;最后针对跳跃再入飞行的不同阶段设计了不同的制导策略以获得最终的倾侧角指令。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阿波罗指令舱的航程能够达到8 348 km,而解析预测-校正制导律的落点精度为0.338 km,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5.
粉末合金轮盘关键部位多圆弧转接降应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验证某型航空发动机粉末合金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在旋转试验器上进行了涡轮转子的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有轮缘凸块和配重块断裂飞出,导致试验失败,得出该低循环疲劳试验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裂纹起始部位的局部应力偏高。通过建立故障部位的单圆弧、双圆弧和3圆弧局部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研究了转接圆角处的应力与转接圆角半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圆弧转接方法对粉末合金涡轮盘寿命考核部位进行改进设计是最佳方案,降低了轮盘考核部位应力,提高了轮盘寿命,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26.
为了研究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宽弦风扇叶片中采用的圆弧形燕尾榫连结构的低循环疲劳寿命,设计了1种双榫头的低循环疲劳试件及夹具,该试件具有可以避免试件上打孔、所受载荷单一、节省试验时间等优点。利用通用软件ANSYS对试件及夹具进行了3维接触应力分析,得到了试件及夹具上的应力分布规律,证明了该试件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考虑多轴应力对寿命的影响,对试件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用4种方法预测了试件的疲劳寿命并与初步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4种预测方法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Neuber法和等效应变法应用较方便且预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627.
翟政  张帅  周伟 《航空发动机》2021,47(S1):115-119
为了验证航空发动机在低温环境温度下的起动性能,基于试验舱模拟自然环境进行了某型涡扇发动机低温起动试验,介绍了试验设备及试验准备情况,选取环境条件为-40 ℃的降温历程曲线作为研究对象,该条件下的冷浸区别于高空台风车冷浸,能够使发动机内、外部关键部位均达到目标温度。试验结果表明:舱内冷浸3 h后发动机外部附件和内部转动部件已“冷透”。因低温环境下主燃油泵调节器内部零组件工作特性变化而导致的起动过程供油时间提前和供油量增多,是影响该型发动机低温起动特性的主要因素;对调节系统预热(冷运转)可明显提高低温环境下的起动成功率。该方法可在外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28.
24角形剖面的风洞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圆剖面在雷诺数临界区流动不稳定的缺点,对多种具有高边数多角形剖面的柱体进行了比较试验,优选出24角形剖面。完成了24棱柱体和圆柱体在亚、跨、超临界雷诺数下的测力、测压对比试验,揭示了24角形剖面在全雷诺数范围的低速气动力特性。24棱柱体的临界雷诺数只有圆柱体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临界区气动力变化没有圆柱体那么强烈,侧力小一半左右。在1.2×105<Re<3.6×105区域,24棱柱体的阻力比圆柱体低40%。综合考虑减阻、减小侧力及流态稳定诸因素,24棱柱体的有利工作雷诺数范围在2×105~4×105。该雷诺数范围正是3m量级风洞常用风速支杆的工作雷诺数,24棱支杆在3m以上量级低速风洞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29.
同心旋流分层火焰的外激脉动特性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民用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室中的同心旋流分层火焰脉动机制,以丙烷为燃料,在100Hz频率的外激条件下对该类旋流火焰的CH*化学发光图像进行高频采样,重点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法(POD)的统计学分析,提取其时间和空间域内的脉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旋流火焰中4个最主要的脉动模态分别是轴向振荡、径向振荡、火焰脱落和非对称螺旋运动,并且模态1轴向振荡和模态2径向振荡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OD分析方法可作为中心分级贫油预混燃烧不稳定性机理探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30.
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速飞行特性是直升机飞行品质的研究重点之一,低速飞行试验是开展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研究重要手段。首先,从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直升机低速飞行的配平操纵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直升机低速前后飞行及侧飞时配平飞行试验,对直升机低速飞行时的配平操纵特性和试验直升机低速特性与尾部气动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减小平尾面积或降低初始安装角的尾部气动优化建议,直接指导该型直升机设计和更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