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356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2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91.
空间站姿态控制和动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站在利用控制力矩陀螺 (CMG)进行姿态控制的过程中 ,由CMG产生的内力矩使空间站角动量重新调整分配 ,会引起控制力矩陀螺角动量随时间的累积 ,从而导致角动量的饱和。本文在空间站姿态控制与动量管理 (ACMM )线性化模型基础上 ,首先建立了不考虑扰动抑制下的控制系统稳定模型 ,其次分析了考虑扰动抑制下的控制器设计 ,引入线性系统有关理论 ,利用内模原理实现对扰动抑制的鲁棒控制 ,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2.
蒋维安  周军 《航天控制》2004,22(4):68-72
介绍了将新型智能非线性PID(INPID)用于二阶稳定对象控制时的参数设定方法 ,推导了相关公式 ,并以某导弹某时刻的线性化模型为例 ,给出了仿真结果 ,表明该设定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器具有极好的控制效果和极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93.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原理 ,将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分为两类 ,即基于解析模型和不依赖控制系统解析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 ,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并给出其应用总结 ,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4.
根据被动型氢钟数字伺服系统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高精度数字伺服系统。硬件电路采用了高速DSP处理芯片,两种DA转换芯片组合实现了最小步长10μV范围10 V的控制输出,高速AD转换芯片可以满足被动型氢钟慢速调制和快速调制的要求。整个系统以较低的代价达到了设计要求,并进行了硬件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电路满足输出要求。  相似文献   
695.
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部件性能退化情况下推力保持稳定可有效保证战斗机的作战性能,合理的控制计划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进行推力计算公式推导,从理论上分析对比了在部件性能退化情况下,几种经典最大状态控制计划发动机推力性能的变化.理论分析表明,相较于被控量为高压转子转速和涡轮落压比(或低压转子转速)的最大状态控制计划,控...  相似文献   
696.
基于变质心控制方式的再入弹头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鹏  周凤岐  周军 《航天控制》2007,25(2):16-20
弹头变质心机动控制是通过移动弹头的质心位置,利用气动配平力矩改变弹头的飞行姿态和攻角,从而可实现弹头机动控制。本文在推导变质心弹头的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方程组的特点并结合弹头再入过程中的气动、速度等参数变化规律,给出了变质心弹头再入过程中宜采用的控制模式,为变质心弹头控制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97.
跨大气层飞行器的无动力跃滑弹道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跨大气层飞行器的无动力跃滑飞行弹道的特性,建立了其飞行动力学模型,通过弹道仿真分析了该弹道相对于最小能量弹道所具有的射程和突防性能优势,提出了几种跳跃飞行可能采用的控制方式,其中最大升阻比控制方式在单一控制方式中的射程最大,在此基础上,基于射程最大进行全弹道优化,结果表明最大升阻比滑翔飞行是使射程最大的最佳飞行方式。  相似文献   
698.
为了满足新一代卫星平台高精度、高稳定度的需求,研制了一种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用功耗低、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高速无刷直流电机,提出了多约束条件下电机定子结构和转子磁体结构的设计优化原则及方法,并就高精度的锁相速度控制以及铁耗和转矩脉动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指明了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控制方法对提高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整体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9.
In aircraft wing design, engineers aim to provide the best possibl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under cruise flight conditions in terms of lift-to-drag ratio. Conventional control sur-faces such as flaps, ailerons, variable wing sweep and spoilers are used to trim the aircraft for other flight conditions. The appearance of the morphing wing concept launched a new challenge in the area of overall wing and aircraf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during different flight segments by locally altering the flow over the aircraft's wing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ystem for an actuation mechanism integrated in a new morphing wing structure. The controlled actuation system includes four similar miniature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dis-posed in two parallel actuation lines. The experimental model of the morphing wing is based on a full-scale portion of an aircraft wing,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n ailer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ing is a flexible one, being closed to the wing tip; the flexible skin is made of light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four actuators are controlled in unison to change the flexible upper surface to improve the flow quality on the upper surface by delaying or advancing the transition point from laminar to turbulent regime. The actuators transform the torque into vertical forces. Their bases are fixed on the wing ribs and their top link arms are attached to supporting plates fixed onto the flex-ible skin with screws. The actuators push or pull the flexible skin using the necessary torque until the desired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each actuator is achieved. The four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f the actuators, correlated with the new shape of the wing, are provided by a database obtained through a preliminary 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for specific flight conditions. The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positions of the actuators in real time in order to obtain and to maintain the desired shape of the wing for a specified flight condition.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control system by use of a proportional fuzzy feed-forward methodology are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through bench and wind tunnel tests of the morphing wing model.  相似文献   
700.
与常规布局飞机相比,联翼布局飞机具有结构重量轻、抗弯扭强度大、诱导阻力低、升力系数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介绍一种高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完成对某型联翼布局无人机气动特性的初步计算与分析。基于商业软件ANSYS,整个研究过程着重于从网格建模、全机流场模拟、气动模拟数据分析三个方面,探索该型无人机纵向、横向和航向的气动特性以及主操纵面的操纵效率,实现对该型无人机稳定性和操纵性能的表征与评估。结果表明:无人机升降舵偏角的变化不影响无人机的握杆静稳定度,并且在0°~25°的升降舵偏角(下偏)范围内,升降舵偏角与升降舵的升力系数基本呈线性变化;在-4°~12°的迎角范围内,随着迎角的不断增大,该型无人机的横向静稳定性水平越大;两个垂直翼和垂尾是产生航向静稳定性的主要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