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航空   520篇
航天技术   222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2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Due to the limited number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globally of Beidou Satellite System (BDS) stations, the contributions of BDS to global ionosphere modeling is still not significant. In order to give a more realistic evaluation of the ability for BDS in ionosphere monitoring and multi-GNSS contributions to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ial Code Biases (DCBs) determination and ionosphere modeling, we select 22 stations from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to assess the result of regional ionospheric model and DCBs estimates over China where the visible satellites and monitoring stations for BD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GPS/GLONASS. Note that all the 22 stations can track the dual- and triple-frequency GPS, GLONASS, and BDS observations. In this study, seven solutions, i.e., GPS-only (G), GLONASS-only (R), BDS-only (C), GPS + BDS (GC), GPS + GLONASS (GR), GLONASS + BDS (RC), GPS + GLONASS + BDS (GRC), are used to test the regional ionosphere modeling over the experimental area.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s of them using single-frequency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SF-PPP) method are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BDS has the same ionospheric monitoring capability as GPS and GLONASS. Meanwhile, multi-GNSS observa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gional ionospheric models compared with that of GPS-only or GLONASS-only or BDS-only, especially over the edge of the tested region which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improved by reducing the RMS of the maximum differences from 5–15 to 2–3 TECu. For satellite DCBs estimates of different systems, the accuracy of them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combining different system observations, which is improved by reducing the STD of GPS satellite DCB from 0.243 to 0.213, 0.172, and 0.165 ns after adding R, C, and RC observations respectively, with an increment of about 12.3%, 29.4%, and 32.2%. The STD of GLONASS satellite DCB improved from 0.353 to 0.304, 0.271, and 0.243 ns after adding G, C, and GC observations, respectively. The STD of BDS satellite DCB reduced from 0.265 to 0.237, 0.237 and 0.229 ns with the addition of G, R and GR systems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d by 10.6%, 10.4%, and 13.6%. From the experimental positioning resul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gional ionospheric models with multi-GNSS observations are better than that with a single satellite system model.  相似文献   
652.
B样条技术在RPM切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RPM切片数据的处理问题,其次阐述了B样条的基本原理,最后研究了用三次B样条的反求技术对切片数据进行插值修补处理,并用弦高差方法对插值点进行取舍,生成最终的轮廓数据。  相似文献   
653.
随着中国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卫星数量日益增多,在轨卫星的图像品质和异常原因分析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相关研制人员关注的重点。文章列举了在轨可见光卫星的成像异常现象,分别对地面分辨率、对比度、信噪比和几何形变未能达标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问题定位的初步方法。  相似文献   
654.
法向调姿是飞机部件自动化钻铆的技术基础,是提高制孔质量的技术保证。根据飞机装配自主爬行钻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设计了一套基于并联机构法向调姿的轻型自主爬行钻铆系统,采用改进的Grubler-Kutzbach算法对其进行自由度分析,论证该系统符合法向调姿时所需的5自由度运动。搭建了法向检测及法向调姿数学模型,提出了在保证虚拟刀尖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末端执行器由初始状态调姿到期望的姿态时并联机构所需调整量的位置逆解算法和算例,并运用Matlab对算法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法向调姿位置逆解算法正确,计算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655.
复合材料异型构件成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H-弯波导为典型构件,对复合材料异型构件成型进行了研究。选用138℃低熔点合金作为芯模材料进行模具设计与芯模模压参数摸索,成型前应用DELMIA对铺层过程进行了虚拟仿真,省去预装环节。结果表明:低熔点合金芯模较化学溶解芯模提高了脱模效率,使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为此类异型构件的成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56.
角闪烁误差是导引头寻的制导的主要误差来源,基于高分辨力雷达的单脉冲测角算法可有效改善角闪烁现象。现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幅度加权的思想,利用距离单元的幅度信息进行加权平滑处理。本文在现有高分辨测角算法的基础上,结合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位置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角度信息处理方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距离像有效单元的目标信息,提高了角度测量精度。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角闪烁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7.
针对相控阵导引头跟踪航母等大型舰船目标的要求,为了给雷达成像进行运动补偿、给目标识别提供更多的先验信息,必须对目标运动参数进行准确的估计,但是常规被动定位算法通常采用单一目标运动模型,难以适应大型军舰运动规律的多样化,导致模型不匹配,使得误差较大,难以对目标参数进行准确估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MM)理论的大型舰船被动定位方法,使用不同的模型来匹配舰船不同的运动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常规的被动定位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明显提高,且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658.
测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是激光跟踪测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结合大型激光跟踪测量软件系统的开发实践,对VTK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实现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的类和接口。在此基础上,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平台,利用C++和VTK技术开发了一款三维测量数据处理及可视化软件,实现了测量点云拟合、三维图形显示以及交互功能,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软件的有效性和可用性,证明了VTK在工业测量可视化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9.
1922年,Banach证明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的存在性。不动点理论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诸如代数方程、微分方程、积分方程中都有应用。B ranc iari[1]提出了完备度量空间上的边值压缩,并证明了边值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本文给出了完备度量空间上的三个不动点定理,推广了B ranc iari[1]中的结果,并且举例说明本文的结果是对Banach压缩定理的推广。  相似文献   
660.
点云去噪的效果对三维扫描过程后续的曲面拟合与造型设计至关重要,如何快速准确提取特征点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点云去噪的关键之处在于奇异值与离群值的检测。提出耦合多特征点参数的去噪模型,分别讨论每个特征点参数对去噪模型的影响程度;采用群智能算法求解出一组最优参数权重,以此确定点云去噪模型,从而达到三维散乱点云最优去噪效果;通过对Bunny 模型进行去噪仿真以及某一型号的蒙皮进行去噪实验,对去噪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点云去噪模型相较于半径滤波器、统计滤波器、改进体素滤波结合高斯滤波模型,迭代更快、耗时更少,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