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232篇
航天技术   153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1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提出一种数字校正滤波器Z域最佳逼进设计算法,根据数字滤波器期望特性,在Z平面上直接优化设计滤波器参数,这种算法对任何形式的数字校正滤波器(递归式和非递归式)均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以级进模的计算机辅助为例,讨论了多层屏幕图形菜单的制作方法。菜单采用弹出式方式实现,灵活方便,可广泛应用于CAD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用完全模型匹配方法求解模型跟踪控制的问题。对通常的模型匹配解法进行了扩展,并所据此引入广义最小方差控制思想,提出一种模型跟踪和误差的新方法。最后,对该方法在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
空间站与其它航天器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文内详细地阐述了空间站的四大特征:①先入轨后上人,既提高了安全保障,又简化了研制过程;②具有自主补给消耗品、检修和更换设备的能力;③具有长期航天的素质;④具有可变更和可扩大其功能的性质。这些特征及其优越性,充分体现了空间站在未来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5.
对回收式返回器的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的突起物是防热结构局部过热的重要起因。分析了防热结构的局部过热现象,提出了一种局部防热结构设计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结果与地面试验和飞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6.
本文阐述了一种可行的面阵CCD 成象光谱仪的设计。它具有光谱范围宽(0.4μm~1.1μm)、高光谱分辨率(9.2nm)、密集的光谱波段数(76)、较大的地物扫描视场角(30°)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优点。  相似文献   
77.
文中论述了镉镍单体电池中陶瓷金属封接技术、影响电池比能量的因素、隔膜的选择和镉电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阐述了组合电池的设计,框架式结构的产生、碳纤维材料的使用和充电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8.
“风云一号” B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采用了三轴稳定对地定向的主动控制方案。已发射了两颗(A、B)卫星,其中B星是在A星主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完整的备份系统,采取一系列冗余措施并设计全方位姿态重新捕获的故障对策。经飞行试验及在轨故障应急处理证明,系统设计是完善和成功的,其中反作用飞轮控制、偏置动量控制、磁章动进动和飞轮卸载控制、全方位姿态重新捕获方案在中国是首次采用,均取得了较好的飞行效果,为长寿命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9.
空间站概述     
自1961年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员上天以来,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载人航天器已由初期的小型载人飞船,发展到大型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空间站的诞生,特别是永久性空间站的建立,将会引起人类社会的众多方面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本文首先就过去十多年中美国、苏联和欧洲发射的空间站作一简略概括,然后对空间站的构型,用途和未来发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0.
指令与数据获取站监控管理系统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集散控制系统的优点,综合运用了现代计算机管理先进技术。文章介绍了该监控管理系统的方案、系统功能模块、系统结构和应用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系统管理的高效自动化,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