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143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51.
This study concern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both the steady and unsteady flows and the analysis of stator/rotor interactions of a two-stage axial turbine. The predicted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show noticeable differences when simulating the turbine stages simultaneously or separately. By considering the multi-blade per row and the scaling technique,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produced better result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pitchwise positions between vanes and blades. The recorded pressure fluctuations exhibit a high unsteadiness characterized by a space–time periodicity described by a double Fourier decomposition.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analysis of the static pressure fluctuations recorded at different interfaces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principal harmonics and their multiples, and each lobed structure of pressure wave corresponds to the number of vane/blade count. The potential effect is seen to propagate both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each blade row and becomes accentuated at low mass flow rates. Between vanes and blades, the potential effect is seen to dominate the quasi totality of blade span, while downstream the blades this effect seems to dominate from hub to mid span. Near the shroud the prevailing effect is rather linked to the blade tip flow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52.
弱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模型的管路水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升液体推进系统模型对可压缩流体的仿真能力,针对供应管路的瞬变流动,采用一维有限体积法,使用Modelica语言基于MWorks平台分别开发了适用于补燃循环发动机仿真模型库的弱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的管路模型,不同于控制方程中显含声速的弱可压缩流体模型,可压缩流体模型通过将守恒方程与真实流体的SRK型状态方程耦合求解来计算压力波的传播。在管路供应系统中,分别以液氢、液氧及液甲烷为工质进行关阀水击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RK状态方程避免了可压缩流体模型对内能拟合公式的依赖,减轻了建模难度;可压缩流体模型对液氧及液甲烷的仿真结果较为准确,最大误差不超过2%,对液氢的最大计算误差约9%;相对于可压缩流体模型,弱可压缩流体模型计算得到的水击压力在振幅及频率上均偏大;可压缩流体模型计算得到的流体密度波动不超过3%,因此工程实践中处理水击问题时将液体假设为弱可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3.
MPLS流量工程体系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支持流量工程的各种显式路由算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线分布实施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流量工程的优化体系结构.通过引入扩展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发布机制,采用分布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使最小干涉路由算法的性能得到优化,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4.
为进一步理解节流盘对主次流轴向进气超紧凑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基于Cot t le超紧凑燃烧室原型结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探究了燃烧环内旋流涡流燃烧的组织原理以及节流盘对旋流涡流燃烧特性及出口温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流盘可提高燃烧环内混气的离心加速度,加快火焰传播速度;节流效应导致的低压区可增大高温燃气径向迁移速度,增强高温燃气与核心流的掺混,改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特性;燃烧环内存在涡流燃烧,节流盘可扩展燃烧涡的尺寸,提高火焰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5.
应用数值方法在非结构网格上对磁场干扰下的二维高超声速钝头体粘性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为N-S方程耦合Maxwell方程的粘性MHD方程组,空间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对流项用AUSM格式计算,粘性项用中心格式求解,时间推进用显式5步Runge-Kutta格式,引用双曲型散度清除技术加强▽.B=0的条件。计算模型为二维钝头体,在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分别对有、无均匀磁场干扰下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均匀磁场干扰下,激波脱体距离显著增加,物体表面压力急剧下降。对比表明文中发展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二维粘性MHD流场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56.
采用守恒律方程求解流体流动问题时,单元界面通量的计算尤为关键,该过程也被称为通量重构。由于离散控制方程的物理量定义在解点上,如何利用解点上的值来计算单元界面的通量,是计算流体力学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已发展了各式各样的计算格式,例如完全基于数学重构的差分近似、基于部分物理重构的黎曼通量求解器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完全物理重构的气体动理学格式、格子Boltzmann通量算法和气体动理学通量算法。本文首先对几种典型的通量重构算法进展进行回顾和分析;然后着重介绍格子玻尔兹曼通量算法和气体动理学通量算法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应用;最后就该类算法存在的挑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7.
潜射导弹大攻角空化流动特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权晓波  魏海鹏  孔德才  李岩 《宇航学报》2008,29(6):1701-1700
潜射导弹水下高速运动时,弹体表面的空化现象对导弹的受力及力学环境有重要影响。通 过数值模拟,对大攻角情况下空化流动的特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验证了数值算法的准确性。得到弹体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获取了不同攻角下空泡的不同形 态,分析了不同攻角、空泡数对弹体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8.
通过采用基于三维非结构网格的子网格技术,对适用于高超声速混合流动的自适应时间步长粒子模拟耦合算法(Improved Hybrid Particle Simulation Method,IHPSM)进行了改进,在保证算法计算效率的同时降低数值误差。通过对三维双曲钝锥外形的数值仿真及与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改进的IHPSM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能较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基于改进的IHPSM算法,文中针对双曲钝锥外形进行了稀薄气体效应和飞行马赫数对高超声速流动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稀薄程度的增加会减缓双曲钝锥前端流场宏观物理量的变化梯度,使流场激波结构变厚;来流马赫数的增大会使激波明显增强,但对激波厚度与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9.
复杂外形的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层推进方法、四分树方法和阵面推进法相结合,建立了二维复杂外形的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首先用层推进方法在运动物体附近生成贴体的四边形网格,然后用四分树方法在外场生成自适应的矩形网格,而中间由三角形网格过渡.三角形网格由阵面推进法生成,并由节点松弛和"对角线交换"方法进行优化.当物体运动时,贴体的四边形网格随物体运动而运动,而外场的矩形网格保持静止.中间过渡层的三角形网格随物体运动而变形.当物体运动位移较大导致出现质量较差的单元甚至导致网格相交时,则在局部重新生成网格.利用上述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生成了多种含相对运动的复杂外形的动态混合网格,网格质量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0.
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动态绕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基于混合通量分裂的思想,通过应用Gauss-Seidel迭代求解差分方程,构造了一种时空二阶精度、无条件稳定的隐式迭代NND算法,并讨论了时间精度与稳定性,亚迭代收敛判则,几何守恒律的应用以及动壁边界条件等相关问题.通过引入一种简便易行的加权函数来综合刚性动网格生成技术和超限插值生成动网格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发展了一种计算量小、比较实用的加权动网格生成技术.作为应用实例,本文给出了多个动态物体绕流的数值模拟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了本文数值方法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