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航空   1994篇
航天技术   232篇
综合类   307篇
航天   4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Near-sun space-environment effects on metallic thin films solar sails as well as hollow-body sails with inflation fill gas are considered.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olar radiation with the solar-sail materials is presented. This analysis evaluates worst-case solar radiation effects during solar-radiation-pressure acceleration. The dependence of the thickness of solar sail on temperature and on wavelength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of solar radiation is investigated. Physical processes of the interactions of photons, electrons, protons and α-particles with sail material atoms and nuclei, and inflation fill gas molecules are analyzed. Calculations utilized conservative assumptions with the highest values for the available cross sections for interactions of solar photons, electrons and protons with atoms, nuclei and hydrogen molecules. It is shown that for high-energy photons, electrons and protons the beryllium sail is mostly transparent. Sail material will be partially ionized by solar UV and low-energy solar electrons. For a hollow-body photon sail effects including hydrogen diffusion through the solar-sail walls, and electrostatic pressure is considered. Electrostatic pressure caused by the electrically charged sail’s electric field may require mitigation since sail material tensile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elevated temperature. It also can substitute inflation-gas pressure loss due to gas diffusion and perforation by micrometeoroids impact to keep the sail inflated.  相似文献   
982.
983.
文章由稳态声压级和平均掩蔽量,提出混响时间的新定义,导出混响时间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984.
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动态信息显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海事活动的迅猛增加,我国建立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诸多应用于海事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然而这些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数据分散,且通过纸质海图进行标绘,不能为海事工作提供全面、快速、统一的信息支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动态信息显示系统.该系统融合了VTS、AIS等现有信息资源,通过电子海图显示平台实现船舶动态信息的可视化,并且能够实时查询综合应急信息,有利于海岸、港湾的船舶管理及海上船舶的安全航行,提高了应急指挥的效率.  相似文献   
985.
扰流板进气总压畸变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吊舱进气道进口安装扰流板进行试验,研究扰流板进气畸变的影响因素及总压畸变特征。试验得到了进气道出口若干马赫数下进气总压畸变的定量数据,研究了进气道出口压力分布和畸变指数随飞行马赫数、扰流板堵塞比、进气道出口马赫数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进气道出口对应点总压恢复系数随扰流板堵塞比和进气道出口马赫数的减小而增大,几乎不随飞行马赫数发生变化;受扰流板、飞行侧滑角以及发动机低压转子转向影响,进气道出口局部区域存在高压区,高压区域的大小和位置随飞行马赫数、扰流板堵塞比、进气道出口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各总压畸变指数随扰流板堵塞比和进气道出口马赫数增大而增大,飞行马赫数对畸变指数影响很小。同时,数值计算了不同飞行马赫数下进气道出口总压畸变特征及周向稳态畸变指数,与试验结果结论一致,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也证明了数值计算在总压畸变研究中的有效性。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的空中逼喘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6.
超燃冲压发动机双凹腔燃烧室氢气燃烧流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娟  潘余  刘卫东  王振国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1):2501-2505
为了比较超燃冲压发动机中双凹腔燃烧室相对于单凹腔燃烧室在促进燃烧方面的优势,运用高速摄影仪拍摄了氢气当量比为0.07时燃烧室中的火焰情况,结合数值仿真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小当量比情况下氢气燃烧很稳定,燃烧区域主要集中于前凹腔的剪切层和该凹腔所围成的三角区以及该凹腔下游壁面位置,燃料喷口周围没有火焰;无论是串联凹腔燃烧室还是并联凹腔燃烧室,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壁面压力均比单凹腔燃烧室高,串联凹腔之间的回流区为燃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串联凹腔之间的距离越近,燃烧放热越集中,壁面压力越高.   相似文献   
987.
基于一款15 kW涡桨发动机,构建了带偏置进气道的前/后置螺旋桨整机试验台,探究了前/后置螺旋桨流动特性对涡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气涡轮转速的增加,螺旋桨滑流增压效果增强、进气道内气流损失增加,其中相对换算转速64%及88%状态滑流增压效果分别为0.35%及0.7%,综合表现为前置状态下螺旋桨/进...  相似文献   
988.
李冠雄  王靖宇  王运涛 《航空学报》2021,42(7):224438-224438
升浮一体飞行器是一种综合了太阳能无人机和平流层飞艇特点的新型临近空间飞行器,是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可再生燃料电池是升浮一体飞行器最有发展前景的储能装置。针对现有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存储方式的缺陷,充分利用升浮一体飞行器巨大的机身体积,提出了采用低压气囊储气的燃料电池方案,建立了升浮一体飞行器总体参数计算模型,提出常规燃料电池和气囊储气燃料电池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储气方式对升浮一体飞行器的能源系统以及飞行器总体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低压储气方法后,氢气的质量储气密度可提高至13.0%,燃料电池存储能量为1 489.7 kWh条件下,能量密度可达到1 000 Wh/kg以上,对减小升浮一体飞行器总重和外形尺寸、提高飞行器载荷能力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89.
陈尹  顾蕴松  孙之骏  黄紫 《航空学报》2021,42(3):124138-124138
飞行器在大迎角飞行状态下其复杂绕流流动会导致非指令运动出现,严重影响了飞行器的操纵性与飞行安全。现有以惯性元件为核心的机载设备无法直接提供非定常气动力参数,而如何实时感知飞行器大迎角状态的非定常气动力/力矩,是抑制非指令运动现象的核心所在,将是未来战机设计中亟待解决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翼面压力信息获取特征截面滚转力矩系数Clsec,估算飞行器全机在大迎角状态下的非定常气动力矩,进而判断飞行器的滚转运动的设想。风洞和飞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80°/48°双三角翼,0.8c特征截面滚转力矩系数Clsec与模型滚转力矩存在相关性;在飞行器进行大迎角平飞动作时,非指令滚转运动下的滚转力矩系数Clsec大幅增加;Clsec能够比惯性传感器提前预测模型的滚转运动趋势,可为飞行器大迎角状态的非指令运动抑制提供一定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90.
对某运载火箭整箭测试中一级伺服机构出现压力脉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伺服机构变量泵原理,认为引起压力脉动的主要因素是变量泵调节机构。建立了变量泵的仿真模型,讨论了变量调节机构灵敏度和管路结构等其他因素对变量柱塞泵输出压力脉动的影响,以及压力脉动对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量泵的低频小幅值压力脉动对整个伺服系统的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均无影响。伺服机构能正常稳定地工作,保证运载火箭的飞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