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3篇 |
免费 | 869篇 |
国内免费 | 72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346篇 |
航天技术 | 769篇 |
综合类 | 642篇 |
航天 | 9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68篇 |
2019年 | 166篇 |
2018年 | 183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206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92篇 |
2013年 | 227篇 |
2012年 | 254篇 |
2011年 | 296篇 |
2010年 | 200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278篇 |
2007年 | 309篇 |
2006年 | 287篇 |
2005年 | 231篇 |
2004年 | 200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56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95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792.
如何做好主辅分离,既加强主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又妥善安置好分流职工,是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采取职工带资分流的方式,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鉴于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的相关立法并不健全,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793.
794.
对混胺燃料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传递方法进行研究。采用 K/S(Kennard/Stone)算法选择转换集样品,采摘用直接校正(Direct Standardization,DS)算法对从仪器采集的光谱进行校正。通过光谱平均差异(ARMS)比较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算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对光谱校正的效果。当 PLS算法的最佳主因子数为 3时,DS-PLS算法的光谱校正率可达到 97.5%,优于 DS-SVD算法。混胺样品的分析模型经过 DS-PLS算法传递后,对从仪器的混胺样品各项指标的预测标准偏差(SEP)明显好于传递前,与主仪器预测效果接近,说明采用 K/S算法选择合适的转换集样品后,通过 DS-PLS模型传递算法可有效降低仪器间的光谱差异,实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在各台光谱仪之间共享。 相似文献
795.
796.
针对考虑视场(FOV)约束和落角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精度打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ADP)的新型制导控制一体化(IGC)策略。首先设计一种融合视场角与落角约束的视场角指令,在视场角精确跟踪的同时实现精确命中并满足两种约束,从而将约束问题转化为跟踪问题;然后,借助干扰观测技术估计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中不确定性并引入到性能指标设计中,又同时将视场角约束与落角约束考虑进去,设计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利用ADP的强化学习思想求解出最优控制策略,既保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精准打击,又满足视场角约束与落角约束,而且兼顾了对不确定性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势。 相似文献
797.
气溶胶光学特性偏振遥感反演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地上空大气顶的辐射主要由大气散射和地表反射组成,一般地表反射的贡献要大于大气散射的贡献,使得陆地上空气溶胶的特性提取非常困难,而偏振信息只强烈依赖于散射粒子的特性,发展基于偏振信息的气溶胶反演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对矢量辐射传输方程求解进行研究,基于倍加累加法矢量辐射传输模式分析影响气溶胶反演的主要因素,确定多维参数查找表建立方法,利用POLDER(Polarization and Directionality of the Earth-s Reflectances)提供的反射率和偏振反射率数据,发展了一种利用反射率和偏振反射率查找表迭代查找反演气溶胶光学参数和地表反射率的算法,实现了对北京、香河、Dalanzadgad观测站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粒子半径、折射指数和地表反射率的反演.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地基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98.
提出了一类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方法,解决当飞行任务对星下点有要求时,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问题。分析了星下点轨迹与轨道参数的关系,概括为当对星下点轨迹有要求时,近圆回归轨道的设计依赖于轨道半径和轨道倾角两个参数的确定。以轨道半径和轨道倾角为未知量依据星下点轨迹要求条件构建了非线性方程组,但直接求解过于复杂,采取迭代的方法解决。编制了MATLAB程序进行设计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用软件STK(Satellite Tool Kit)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较好的实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99.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