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431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5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互击式喷嘴燃烧室燃烧效率实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获得凝胶推进剂火箭发动机高效燃烧室的设计参数,依据推进剂特性,设计了7种不同结构的燃烧室,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燃烧室特征长度、喷嘴孔径和推进剂物性等参数对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燃烧室的特征长度,增加了推进剂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推进剂充分雾化和燃烧。减小撞击孔径,提高了射流的剪切速率,降低了推进剂的粘性,可以改善雾化和燃烧效率。为了提高含碳凝胶推进剂的燃烧效率,需减小碳粒粒度或者增加燃烧室特征长度。  相似文献   
422.
基于DRG和QSSA方法的煤油详细燃烧机理简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建文  熊生伟  马雪松 《推进技术》2011,32(4):525-529,549
利用直接关系图DRG和准稳态假设法QSSA发展了一套详细燃烧机理的简化程序。采用DRG对209组分1 673个反应的煤油详细燃烧动力学机理进行简化,取阈值0.6得到了包含84组分的骨架机理,并对骨架机理和详细机理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在骨架机理的基础上采用QSSA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包含24组分20方程的简化反应模型。计算表明:84组分的骨架机理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得到的良搅拌反应器(PSR)结果和点火延迟数据都与详细机理一致;采用24组分20方程的总包反应模型得到的点火延迟、组分等数据都与详细机理结果非常接近。总包反应的组分数量满足CFD计算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3.
李江  刘诗昌  刘洋  王伟  杨飒  杨昀 《推进技术》2013,34(9):1284-1289
为了探索常温来流条件下补燃室稳定燃烧的工作条件,设计并加工了一套专门用于研究掺混燃烧的试验装置,验证了模拟落压机构的效果,探索了只有简单掺混器状态下碳氢推进剂的二次燃烧特性。实验发现,只有简单掺混装置的情况,在比冲较优空燃比状态下未能实现二次燃烧,因此在发动机参数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比冲性能还要兼顾可燃条件;实验中采用的固体碳氢推进剂在直接掺混方式下稳定燃烧的空然比上限为4.4左右;简单掺混方式燃烧效率不理想,今后需要探索适合碳氢燃料的火焰稳定器和增强掺混燃烧方法。   相似文献   
424.
谢爱元  武晓松  马虎  封锋 《推进技术》2013,34(3):368-374
为准确模拟聚乙烯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的燃烧状态,估算了乙烯-空气两步反应中,相关组分的粘性、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并进行多项式拟合;同时使用UDF进行质量、动量、能量添加.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燃面退移速率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1.3%,其变化规律与已有实验相同;补燃室温度的误差不大于5.2%;补燃室温度随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减小;高来流空气总温或低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的工况下,燃料充分燃烧所需的补燃室更长;几何相似,其它条件相同时,小尺寸发动机内流场传向燃料表面的热流密度更大,燃面退移速率更高.  相似文献   
425.
带圆筒头部火焰筒两相燃烧流场及性能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维任意曲线坐标系下采用代数雷诺应力紊流模型模拟紊流粘性,Arrhen inus-EBU紊流模型模拟燃烧室内化学反应速率,采用随机轨道模型模拟气液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值分析不同进口气流参数对带双圆筒头部环形燃烧室两相紊流燃烧流场的影响,同时采用多维经验分析法预估燃烧室性能。通过两种工况计算表明:在最大工况下所得的燃烧流场和燃烧室性能均优于慢车工况。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表明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及多维经验分析法可为燃烧室优化设计提供有用的设计依据,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26.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过程显示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维开窗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试验系统,对补燃室内的燃烧现象进行观察,以火焰图像的形式直观形象地描述了进气道位置对补燃室内燃烧过程的影响,试验所采用的装药为含硼贫氧推进剂。并通过高速数字摄影仪摄取补燃室内部某个时刻瞬时火焰图像,借助于光学理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出整个补燃室内部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427.
研究了多斜孔壁冷却方式中三种不同进气角度小孔内部对流的局部和平均换热情况。方法是相似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进气角度的小孔在孔进口区的换热增强幅度都较大,并且在进口区不同位置增幅差别都很大;三种小孔在相对应的孔内位置上,换热增强差别亦很大。孔内雷诺数对换热增强幅度影响很大,孔内雷诺数越高,换热增强越大。  相似文献   
428.
咸裕丰  孙冰 《推进技术》2021,42(7):1561-1569
为研究针栓式喷注器结构对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绝热稳态扩散火焰面模型,并考虑真实流体的物性,对针栓式喷注器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的跨临界燃烧和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针栓式喷注器发动机在推力室头部区域形成两个回流区;在一定范围内,减小针栓式喷注器径向喷注通道尺寸和针阀直径,可以提高燃烧室压力和燃气温度,从而提高推力室的燃烧性能;对于针阀伸进燃烧室长度,为提高推力室的燃烧性能,同时考虑推力室头部的冷却问题,应取越程比在1附近。  相似文献   
429.
燃烧不稳定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流动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由燃烧响应主导的燃烧不稳定问题具有很典型的非线性燃烧不稳定特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采用非线性方法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可以获得非线性燃烧不稳定的触发条件与稳定性区间,以及不稳定的增长过程和最终达到的极限环振荡状态。压强耦合响应、速度耦合响应、分布式燃烧、粒子阻尼和喷管阻尼是燃烧不稳定分析中重要的增益和阻尼项,在非线性燃烧不稳定分析中,这些增益与阻尼同样需要非线性表达式,需要开展精细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以获得更符合发动机实际工作状况的推进剂燃烧响应和铝分布式燃烧的非线性模型。深刻认识压强振荡增长过程中各阶模态间能量的传递规律,是揭示非线性不稳定触发机理和极限环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在实验验证技术方面,需要建立起地面实验外部激励和飞试状态实际激励环境的等效分析方法,发展能够有效模拟实际飞行时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环境的地面等效模拟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30.
硝酸羟胺基(简称HAN)推进剂要比肼类推进剂稳定,将相同质量的HAN基推进剂完全分解,HAN基推进剂所需的时间要比肼推进剂要长。为了增大推进剂与催化剂的初始接触面积,使推进剂在催化床内均匀分布,开展了发动机喷注器的均匀分配方式研究。通过采用VOF模型对新型喷注器结构的喷注过程和雾化效果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为喷注器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通过三维PDA(Phase Doppler Anemometry)测量系统,获得了两种喷注器结构雾化液滴空间上的密度分布、直径大小以及轴向速度等对比情况。最后,通过地面热试车试验,对两种喷注器结构的发动机在脉冲温启动、稳态工作性能及燃烧反应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带喷注芯体的喷注器结构在开机响应特性和燃烧性能方面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