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141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风险评估是各项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由项目的不同角色去完成。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协同工作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开发协同完成风险评估的工具。本文论述了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阐明系统如何使异地的项目成员在项目概念设计阶段评估项目风险,开发了一个基于Web技术和模糊理论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62.
改进Delta并联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强  孙志礼  闫明  王淑仁 《航空学报》2008,29(2):487-491
 运动精度是评价机构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以往并联机构运动精度分析中,往往不考虑输入误差的随机性,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首先应用齐次坐标变换,推导了改进Delta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公式。基于位置反解和一阶泰勒展开,建立了包含机构尺寸误差、转动副间隙误差和驱动误差的机构位置误差计算模型。利用该误差模型,考虑各个原始输入误差的随机性,推导了机构运动可靠性数学模型,给出了评价机构运动可靠性高低的量度和计算方法。运动可靠性是机构运动精度高低的更本质的衡量指标。运动可靠性分析是机构优化设计和误差补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3.
六足机器人避障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腿部最后一个肢节上,实现了六足机器人避障功能。同时对使用的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结构、传感器的探测空间以及对传感器干扰的处理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证明,该传感器布局方案简单、经济实用、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64.
为了提高飞机钻铆机器人离线编程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基于MBD的智能离线编程技术。依据飞机钻铆的工艺特点构建了钻铆MBD模型,从钻铆MBD模型中自动提取待加工孔的坐标、法矢、材料、紧固件规格等工艺信息,据此规划最佳的机器人加工站位、加工路径和加工工艺参数,并利用CAA基于DELMIA软件开发了飞机钻铆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  相似文献   
165.
文章介绍了一种光学遥感卫星杂散光扫描测试系统,用于发射前整星条件下对光学载荷杂散光抑制能力的模拟、分析及验证测试。根据卫星的杂散光测试特点,对杂散光扫描测试系统进行了安全性、有序性、有效性、准确性、重现性、完整性和通信控制等测控设计,并推导了光束扫描子系统的控制方程。对杂散光扫描系统的控制准确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光束扫描位置精度优于10 mm,方位角精度优于0.2°,俯仰角精度优于0.1°。  相似文献   
166.
机场协同决策可以有效提升机场的运行效率,进而提升整个民航运输网络的运行效率。本文查阅整理了机场协同决策的相关标准、政策文件与研究论文,梳理了机场协同决策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学界业界有关协同决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讨论了机场协同决策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当前时期协同决策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机场协同决策的发展建议;总结了机场协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以及协同决策在我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文研究可以为提升机场与整个航空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7.
航空制孔机器人末端垂直度智能调节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飞机蒙皮的机器人制孔中铆接孔的垂直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曲面法线测量的新方法,然后对钻头的姿态进行调整,保证钻头沿钻孔点的法线方向钻孔.该方法首先利用3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出钻孔点周围3个特征点的坐标,然后求出已知的钻孔点处的切向量,通过叉积原理计算出钻孔点的法向量及其与钻头中心轴线的夹角,并将它们反馈到控制系统,最后控制系统利用定角度的二元角度调节法调节钻头的角度使其与钻孔点的法线重合.在航空制孔机器人平台上的实验及结果证明了这种钻头垂直度调节的高精度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8.
机器人的空间位姿误差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了五参数模型作为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根据相邻构件间的误差传递关系,应用位姿建模矩阵法建立了机器人的位姿误差模型,并编制了基于C++的位姿误差分析软件.利用所编制的误差分析软件,针对一6-DOF空间摄像机器人具体实例,计算分析了参数变化对机器人的末端位姿误差的影响规律,并绘制了该机器人的等误差曲线图.通过所建立的五参数误差模型和分析软件,可以直观地了解机器人机构的误差分布情况,便于合理地使用机器人或进行机器人机构误差的校正.研究结果为机器人的误差补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9.
基于计算力矩法的眼内手术机器人的重力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一种具有远程运动中心(RCM)机构的眼内手术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在建立机器人坐标系的基础上,通过动力学等效,对机器人各构件质心瞬态位置进行分析。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提出基于计算力矩法的重力补偿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重力补偿模型进行仿真。比较独立比例微分(PD)控制方法及重力补偿方法的各关节运动响应曲线,表明重力补偿模型可有效补偿重力项;同时,分析重力补偿模型响应曲线与期望曲线的误差,证明重力补偿模型具有较高的补偿精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0.
时延下空间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工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工作在人机交互方式下的遥操作机器人是实现空间作业的有力手段。首先介绍了空间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然后提出了基于临场感遥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自主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多种工作模式,用于实现在不同条件下时延空间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作业任务,并讨论了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最后经模拟实验系统验证了所提出的工作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