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56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信道估计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的信道估计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分析信道时延和多普勒域的稀疏度,可以有效降低导频的数量,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通过与最小均方(Least Square,LS)信道估计方法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导频数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32.
开环增益是影响闭环光纤陀螺控制稳定性及控制精度的重要参数。从光纤陀螺的数学模型出发推导了开环增益的计算公式。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相关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开环增益的估计方法,通过在积分控制环节前施加一个方波抖动信号,然后在信号处理器中进行相关解调,实现了开环增益的在线实时估计。同时利用数字逻辑中比例控制系数的可操作性,通过实时调整比例控制系数K来补偿硬件部分增益G的变化,从而实现陀螺开环增益的自补偿。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在CCSDS建议的无损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上 ,结合基于局域纹理特征的处理方法 ,给出数据输入输出在恒速信道条件下一种有效的面向空间应用的遥感图像无损压缩方案。该方案包括去相关处理、熵编码以及压缩缓存控制三部分。去相关操作是在局域纹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提取两种有效的预测模型并自适应选择最佳的模型进行处理 ;然后采用快速有效的CCSDS熵编码器对最佳去相关模型的预测误差编码。在压缩方案中充分考虑了输入输出恒速信道条件下应用的特殊性 ,设计了相应的压缩码流控制方法 ,从而给出了一套有效的针对恒速输入输出信道条件下的图像无损压缩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34.
论述了以CD-SEM作为核心仪器评价微米尺度格栅标准样片质量参数的方法。以某标称线距尺寸为3μm的不同材料、不同格栅高度的标准样片为例进行了各项质量参数的测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因素的比对分析。通过分析,为制作优质的微米格栅标准样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适用于微米尺度格栅标准样片的质量参数评价。  相似文献   
35.
传统被动光钟激光锁频系统的频率稳定度最终受限于由布朗运动导致的腔长热噪声,是目前光频标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主动式新型光频标利用光学谐振腔的弱反馈在原子跃迁能级间形成多原子相干受激辐射,该受激辐射输出信号可直接作为钟跃迁信号使用,相比于被动光钟,主动光中原理上可实现更窄的量子极限线宽,并具有腔牵引抑制优势。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在主动光频标研究现状,主要介绍北京大学在该研究方向取得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进展。为了实现窄线宽连续型主动光频标,提出双波长好坏腔方案减小剩余腔牵引效应对四能级主动光钟的影响,其中Nd:YAG 1 064nm好腔激光和铯原子1 470nm坏腔激光共腔输出,分别工作在好、坏腔区域,好腔激光通过Pound-Drever-Hall(PDH)稳频技术锁定主动光钟谐振腔的腔长,由于坏腔激光相比于好腔激光具有腔牵引抑制优势,因此坏腔激光线宽有望在腔长锁定之后的好腔激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窄。目前两套双波长系统的1 470nm钟激光拍频线宽受限于两个谐振腔腔长的相对抖动,为了抑制共模噪声对钟激光拍频信号的影响,并验证采用PDH稳频技术实现腔长锁定的可行性,本文利用相位锁定技术同步两套双波长好坏腔系统的谐振腔腔长,从而消除腔长共模噪声对钟激光拍频线宽的影响,进而分析除剩余腔牵引效应以外的其他因素对1 470nm主动光频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一种改进的基于LDPC码的信源信道联合译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改进的将LDPC迭代译码和隐马尔可夫估计相融合的迭代译码算法。一方面通过隐马尔可夫信源估计获取信源残留冗余,作为外信息提供给LDPC迭代译码;另一方面,通过LDPC迭代译码获得更精确的信源估计模型参数,加快迭代收敛速度,获得更好的迭代译码性能。其优点是无需知道任何关于信源的先验信息,计算复杂度低,并行操作性强,尤其适用于宽带多媒体传输。  相似文献   
37.
Rician衰落信道下Turbo码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研究了Rician信道下Turbo码的性能,并详细推导Turbo码在Rician信道下的误码率上界的表达 式,最后对Rician信道的主要参数对译码性能的影响作了仿真。  相似文献   
38.
吴平 《宇航学报》1991,(4):19-25
在未知线性回归模型测量误差的协方差矩阵和非零均值(由非模型化误差及测量设备系统性误差组成)情况下,提出一种回归参数的“最小均方误差估计“,证明了其优良性。还对稳健估计、测量精度分析中随机与系统性误差分离、白塞尔公式与变量差分法统计随机方差结果不一致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9.
Bandwidth is an expensive and scarce resource, thus its efficient exploitation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Recent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feature sophisticated spatial access strategies through spot beams providing this way a total throughput in the range of 100 Gbit/s. Next generations of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as postulated in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f Experts (SatNEx) III, a project funded b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requir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to achieve the Tbit/s region. Multibeam architectures formed by a central gateway, a multibeam satellite, and an aggressive frequency reuse strategy can meet such ambitious design goals. Interference problems are tackled by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joint) precoding and beamforming on the forward link as well as multi-user detection on the return link; these methods require accurate and timely knowledge of the channel state, which in turn necessitates suitable algorithm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This paper addresses performance issues related to channel state estimation on the symbol-synchronous forward link and the frame-synchronous return link. It highlights for both directions the potential performance gain by assuming a priori knowledge of the user position, in this context referred to as location-aware channel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40.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pneumatic conveying under different gravity environments is evaluated. An Euler–Lagrange approach validated versus ground experiments is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relevant particle variables such as particle mass flux, mean conveying and fluctuating velocities in terrestrial, lunar an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 Gravity reduced computations predict a reduction in the global particle–wall collision frequency. Also, in the case of low wall roughness and small particle mass loading, reduction of gravity acceleration implies an increase of particle–wall collision frequency with the upper wall of the channel affecting greatly the particle mass flux profile. In the case of high wall roughness and/or high particle-to-fluid mass loading (i.e., around 1.0) particle conveying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in the three gravity conditions evaluated.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both, wall roughness and inter-particle collisions reduce gravitational settling.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gravity on the additional pressure loss along the channel due to the conveying of the particles is much re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