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航空   803篇
航天技术   166篇
综合类   122篇
航天   2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本文制备了聚丙烯(PP)/,短炭纤维(SCF)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SCF含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当SCF含量达到6%时,拉伸强度达到极值。随着SCF的加入,冲击强度呈先增加后略有降低的趋势,复合材料在SCF含量为6%时冲击强度达到极值。由此可知,适量的加入SCF对PP起到了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32.
通过制定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实现了中心承力筒的数控加工,有效保证了孔的加工精度和
表面质量,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通过在5 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上实际加工,证明该数控加工工艺切实可
行。
  相似文献   
33.
轻质隔热纳米孔结构耐烧蚀酚醛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改性剂组分与热固性钡酚醛树脂之间热共聚反应,制备了改性酚醛树脂。采
用模压工艺制备出具有目标尺寸和形状的改性酚醛树脂固化物,对该样品分别进行了400 和700℃的炭化处
理,得到了相应的酚醛炭化样品,并测试其密度、失重率、收缩率等特征参数。研究改性剂用量对碳化物特征参
数和性能的影响,如密度、失重率形貌、比表面积、隔热性能、压缩强度等。SEM 研究表明,700℃炭化后样品形
成了“珊瑚状”碳结构,形成了30 ~150 nm 纳米孔。比表面积测试(BET)结果表明其比表面积可达464 m2 / g。
隔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改性酚醛树脂碳化物,改性酚醛碳化物的热导率降低了
45. 57%,并且保持了较好的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34.
真空绝热板阻隔膜PA/ VMPET/ Al/ PE 是一种多层复合阻隔膜,是真空绝热板的重要候选膜材。 通过实验研究了热封温度、时间、压力对其强度的影响,同时采用Matlab 软件对热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 最佳的热封工艺。利用DSC 对PA/ VMPET/ Al/ PE 进行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热封温度是影响热封强度的 最显著因素,当热封温度为160 ~170℃,热封时间为1. 0 ~2. 0 s,热封压力为0. 2 ~0. 4 MPa 时,热封边的热封 强度良好。Matlab 软件优化最佳热封工艺参数值为:热封温度167℃,热封时间1. 80 s,热封压力0. 34 MPa,该 模拟优化热封工艺参数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35.
36.
利用半导体光吸收原理,设计出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它可实现强电磁干扰下高空无人机内的环境温度测量,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的特点。该测试仪用GaAs晶片作为温度敏感元件,采用透射式结构,利用双光束补偿原理消除了光路扰动产生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20-85℃的范围内有良好的温度响应。  相似文献   
37.
光纤功率计非线性度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两种光纤功率计非线性度的校准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8.
39.
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与振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在柔性航天器的振动主动抑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哈密顿原理和压电驱动的载荷比拟方法,建立了带MFC压电驱动的离散形式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算法进行主动控制。结果表明:在航天器的柔性体受到脉冲载荷激励条件下,使用MFC驱动器可以实现航天器挠性振动的快速抑制,并且同时保持中心刚体姿态的稳定性,即能够实现挠性振动与姿态运动的协同控制。基于MFC的主动控制方法对于高频响应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柔性占优的航天器,采用MFC的主动控制优于被动控制。本文方法在处理具有复杂柔性体的航天器时更具优势,更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0.
飞机舱弹分离瞬间特性严重影响导弹/炸弹的打击精度。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刚体动力学(RBD)模型耦合求解的数值仿真方法,应用网格弹性光顺和局部重构相结合的动网格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刚体运动而引起的网格畸变,仿真计算了炸弹舱弹分离后俯仰角度变化过程 .仿真结果表明,舱弹分离时向炸弹施加 1个合适的抛 射力矩,有助于炸弹在下降过程中快速地调整其打击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