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6篇 |
免费 | 418篇 |
国内免费 | 14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69篇 |
航天技术 | 171篇 |
综合类 | 101篇 |
航天 | 2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1.
飞机加强框的一种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飞机结构承力件的质量,针对飞机骨架,以加强框的概念设计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敏度阈值”概念的分析,指出其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敏度阈值”概念,并与“约束补偿”策略结合而形成新的拓扑优化算法,用于加强框的材料布局设计。多个算例中,拓扑优化结果均显示其结构型式十分新颖,值得深入地探讨。由此可以得出3点结论:(1)采用CAD/CAE和拓扑优化相结合用于飞机加强框的初始方案设计是可行的;(2)作者提出的“改进的敏度阈值”拓扑优化算法是有效的;(3)构建一种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有别于经验设计的加强框概念设计新方法。 相似文献
812.
依据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结构及RR等国外发动机公司的研制经验,阐述了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试验器应当采用的合理布局。结合各类主燃烧室试验器的结构,以测量燃烧室出口温度场为目的,介绍了4种可用于燃烧室试验器温度场测量的技术,同时给出了1种燃气分析燃烧温度通用计算方法。对4种高温测试技术在不同类型燃烧试验器上的应用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燃气分析方法测量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具有可测量高温、数据精度高、高压环境性能可靠、在使用寿命周期内成本低的优势,是目前温度场测试的首选。 相似文献
813.
IEEEl394是一种具有支持等时传输和异步传输的特点的高速串行数据总线,目前已在航天器载荷试验数据传输中得到良好应用,但在未来大型空间飞行器载荷试验信息传输的应用中仍存在重量功耗开销大、传输距离和速率有限等问题.光纤通道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兼容性、可靠性高、低时延、传输距离远和传输速率高等优点的先进总线技术,可为上层协议提供通用的高速率数据传输通道.基于IEEEl394和光纤通道的基本特性,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空间载荷试验信息系统的FC-1394桥接方案,并为基于IEEE1394和光纤通道协议映射的空间信息系统数据网络互连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14.
差动式光纤Bragg光栅加速度计传感头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悬臂梁-质量块结构加速度计存在的灵敏度与固有频率不能兼顾的问题,设计一种差动式光纤Bragg光栅加速度计,建立系统模型,对测量精度等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传感头设计采用主梁与微梁结合的结构,是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一种改进形式,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系统精度可以达到10.5×10-3g,固有频率为270Hz,固有频率是同等精度的传统悬臂梁结构光纤光栅加速度计的2.7倍;此结构的加速度计在不降低灵敏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815.
针对一种碳纤维二维正交平纹机织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对其三个主方向(垂直于碳布方向、碳布经向、碳布纬向)进行了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到了三个主方向上准静态条件矿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压缩强度。通过对各主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各主方向上压缩力学性能是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的力学性能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同时碳纤维的初始微屈曲对纵向压缩力学性能、压缩强度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碳布经向和纬向的压缩强度都低于垂直于碳布方向的压缩强度,但弹性模量较高;各主方向的压缩破坏模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16.
介绍了血药浓度在位检测仪的光路设计,重点阐述发如何降低光能的损耗。该仪器利用Y型光纤束把紫外光照射到血液中的药物上,再把药物发出的荧光收集并送到检测器,其信号供计算机实时采集。 相似文献
817.
几种高性能纤维的表面性能及其对界面粘接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T-800炭纤雏、F-12有机纤维及新型超高强度PBO纤雏(聚对苯撑苯并双嗯唑)进行了物理与化学表征和分析,用SEM观察得出这三种纤雏表面物理形态差别清晰可见,T-800纤雏表面沟槽深且直径小,PBO纤雏表面极光滑且直径中等,F-12纤维直径最大且表面有微小沟槽。XPS定量分析表明,这三种纤维表面活性也不一样,T-800纤维表面活性较多,PBO纤维表面活性最差。纤维表面状态的差异体现在它们与树脂复合后的材料界面粘接性能上,T-800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高,F-12纤雏次之,PBO纤雏最差。 相似文献
818.
黄亲国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5,(1)
利用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建立了气体渗碳过程中渗层碳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所得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19.
对比分析了采用碳纤维集束和基于单向复合材料的碳纤维轴向导热性能测试方法的差异性,研究了纤维体积分数、试样厚度等对导热测试的影响,分析了聚丙烯腈基高强型、高模型碳纤维和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对该测试方法的适用性,考察了碳纤维轴向导热性能与其结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纤维向树脂的传热作用,单向复合材料试样比碳纤维集束试样具有更低的热扩散系数,采用碳纤维集束试样可获得准确的纤维导热系数,而基于单向复合材料计算得到的纤维导热系数偏高。纤维体积分数越高、试样厚度越大,基于单向复合材料计算得到的碳碳纤维导热系数越大;采用碳纤维集束试样测试碳纤维导热系数时,碳纤维体积分数变化对碳纤维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影响不大。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高模型碳纤维、高强型碳纤维导热系数依次降低,晶面间距越小、晶粒尺寸越大,碳纤维导热系数越高。研究结果对准确表征碳纤维导热性能、设计高导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0.
提出了一种能够刻画平纹编织C/SiC复合材料编织结构的三维纤维随机模型,探讨了微观结构影响宏观等效导热系数的机理。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纤维位置的随机分布,用有限元法计算等效导热系数,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在不同纤维体积分数下等效导热系数的随机分布规律;并且比较了相同纤维体积分数下,纤维随机模型平均等效导热系数与纤维周期排列模型等效导热系数的差别。结果表明:在不同体积分数下,纤维位置随机等效导热系数都呈高斯分布;纤维随机模型中纤维会出现聚集现象,形成局部“导热热障”,所以纤维随机模型平均等效导热系数小于纤维周期排列模型,这种差异在中等纤维体积分数下最明显。 相似文献